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家论战

大家论战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deepseek用大数据解剖名诗人系列置顶

侍仙金童7天前38
deepseek用大数据解剖名诗人系列
点击下载电子版1、本站与deepseek论战:于坚篇(纯学术讨论)2、本站与deepseek论战:韩东篇(纯学术讨论)3、本站与deepseek论战:北岛篇(纯学术讨论)...

关于“口语”和“口语诗”的一些散论:用“口语”写一切都不是问题,但必须反对“口语”专政

侍仙金童1年前 (2024-03-09)223
关于“口语”和“口语诗”的一些散论:用“口语”写一切都不是问题,但必须反对“口语”专政
反对“口语”专政!编者按:以下是倍某人近四年来有关“口语”“口语诗”的一些散论、随笔、分行,并非如某些人以为那样是要针对谁,倍某人还真没那兴趣,如果非说针对,也是针对写作者自己,自己跟自己“左右互搏”而已。好事者尽可随意一览。#长衣倍倍论诗##长衣倍倍读诗#对不起,我就是要给某些“口语诗人”贴张“大...

什么是真正的“口语诗”?

侍仙金童1年前 (2024-03-07)148
什么是真正的“口语诗”?
什么是真正的“口语诗”?文学报记者:现在对“口语诗”的争议很大,我听说您多年来有自己一贯的观点,您能再谈一谈什么是口语诗吗?郁葱:“口语诗”顾名思义,就是用口头语言,即我们平时说话的语言写出来的诗。 记者:“口语诗”这个称谓成立吗?郁葱:成立。我们平时说出来的话不一定没有诗意,有诗意的话,...

当今诗歌写作批判——泛口语化

侍仙金童1年前 (2024-03-07)124
当今诗歌写作批判——泛口语化
当今诗歌写作批判—— 泛口语化王士强“泛口语化”指的是口语诗歌的泛化,当今的很多诗歌成为日常语言的复制、摹写,形同大白话、白开水,毫无新意可言,更有甚者完全成为无意义的叨叨絮语和流水记录,这样的“口水诗”和“废话诗”泛滥造成了诗与非诗的边界几近完全消失。泛口语诗歌其形式趋于简单、用词趋于简易、内容趋...

顾城诗歌意象的七种表现手法

侍仙金童1年前 (2024-02-19)160
顾城诗歌意象的七种表现手法
【现代诗写作方法参考资料】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便是意象的呈现。而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最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这也是诗歌新艺术的中心,它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使诗人的抒情角度转移,诗中的象征从表面看上去毫无联系,也无所指,但深层却有无穷的意蕴,诗的感染力也就在于此,早期象征主义...

苦茶:臧棣批北岛背后的黑社会话语分析

侍仙金童1年前 (2024-02-18)65
苦茶:臧棣批北岛背后的黑社会话语分析
臧棣批北岛背后的黑社会话语分析文/苦茶写下这个标题,心里着实有些忐忑。因为臧棣之前将他口若悬河一泻千里,现在已过十二节,据说要到十八节的大访谈命名为《北岛,不是我批评你》,而我现在说是臧棣在批北岛,是不是与他一再声称的相背离呢?那么,不是臧棣,又是谁在批北岛呢?几个人一起,一个团体?或者干脆说诸如“...

邓文星:浅谈现代诗

侍仙金童1年前 (2024-02-18)144
邓文星:浅谈现代诗
浅谈现代诗邓文星中国现代诗的发展长期备受诟病,如今已经到了几乎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其主要原因是主流创作存在问题,流下了大量的不受读者欢迎的所谓诗作。其实,中国不是没有现代诗人,而是现代诗人的作品根本就没有什么读者。朦胧诗的出现,是有其特定历史背景的,因为从当年的价值标准来看,这些诗带有反社会性,刻意朦...

对话北岛:那些经历根本算不了什么

侍仙金童1年前 (2024-02-12)156
对话北岛:那些经历根本算不了什么
不能把批评美国变成赞扬自己人物周刊:您的新书写到什么程度了?北岛:接近尾声了,还要三四个月吧。这本书是从我出生写到1969年上山下乡,侧重童年经验。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说:人生像彗星一样,头部密集,尾部散漫。最集中的头部是童年时期,童年经验决定人的一生,而穿越童年经验是危险的,甚至接近于穿越...

伊沙之诗评诗论(白水泉读诗笔记二)

侍仙金童1年前 (2023-12-31)159
伊沙之诗评诗论(白水泉读诗笔记二)
1.  《怀孕的女鬼》是一首“冷抒情”的典范,冷到酷。人见鬼,言冷心热,还很东方、很本土、很民俗。2.  诗人承受绝作带来的荣誉,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绝作不可复制,唯有另辟蹊径,还要怀有一颗平常心。3.  绝大部分诗人选不准自己的佳作。(如...

伊沙之诗评诗论(白水泉读诗笔记一)

侍仙金童1年前 (2023-12-31)171
伊沙之诗评诗论(白水泉读诗笔记一)
1.  以稳见长,绵里藏针,于无声处听惊雷。2.  懂克制,有层次,有穿透。3.  诗说到底是用来抒情的。4.  有的诗最大的问题是太有结论,句句是结论,从结论到结论。5.  在诗歌的大是大非面前据理...

伊沙之诗论诗评(白水泉读诗笔记三)

侍仙金童1年前 (2023-12-31)155
伊沙之诗论诗评(白水泉读诗笔记三)
伊沙诗论系列三1.  “夕阳落下,火葬场升起”——骇人的大手笔!令我初读时后背一凉!尽管写作如赛场,也有“高开低走”的情况发生,但就高不就低,能开多高开多高,因为就算后半盘“低走”了,读者已有所得——这又是写作与竞技体育的不同,后者只要结果,前者要结果也重过程。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