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家论战

大家论战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deepseek用大数据解剖名诗人系列置顶

侍仙金童7天前38
deepseek用大数据解剖名诗人系列
点击下载电子版1、本站与deepseek论战:于坚篇(纯学术讨论)2、本站与deepseek论战:韩东篇(纯学术讨论)3、本站与deepseek论战:北岛篇(纯学术讨论)...

伊沙:《访谈及讲话录》

侍仙金童2年前 (2022-11-03)243
伊沙:《访谈及讲话录》
...

《北京土著高晓松》(外三篇)伊沙

侍仙金童2年前 (2022-11-03)240
《北京土著高晓松》(外三篇)伊沙
《北京土著高晓松》(外三篇) ◎伊沙“人话”终于吐出伊沙        我一直以为“知识分子”诗人是不说人话的,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不说人话,用的是中国人唱意大利歌剧的那种美声腔调,真是把人恶心死了!而在他们比作品还多的“...

2000年中国新诗关键词 伊沙

侍仙金童2年前 (2022-11-03)209
2000年中国新诗关键词  伊沙
那时他们/朝前走着/一个女人/跟着他们/又说:“谁能看出/他们是一群/伟大的天才”——伊沙《非非当年》昌耀或许对于中国诗人来说,三月才是真正残酷的。在这一年的这个月份,从无数个电话听筒里传出的是身患绝症的昌耀先生自高楼扑向大地的消息。我是在前一年的冬天就得知昌耀先生将不久于人世的,他托人带话向我致谢...

伊沙:口语诗越活越旺,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成为世界潮流

侍仙金童2年前 (2022-11-03)237
伊沙:口语诗越活越旺,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成为世界潮流
点击下载口语诗”这个概念在汉语诗歌的语境中头一次富于尊严感和挑战性的被提出来,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在风起云涌的“第三代”诗歌运动中。此前,外在勉强具备这一征候(内在追求也许南北辙)的作品,要么被当作“百花齐放”的最后一朵,要么倍受歧视地被当作“历史个案”来对待,因此我从来都拒绝用所谓“白话诗”、“民...

王家新:一块提醒哭泣的手帕 伊沙

侍仙金童2年前 (2022-11-02)230
王家新:一块提醒哭泣的手帕  伊沙
点击下载“……恰在1991年初,我与诗人王家新在湖北武当山相遇,他拿出他刚写就不久的诗《瓦雷金诺叙事曲》《帕斯捷尔纳克》《反向》等给我看。我震惊于他这些诗作的沉痛,感觉不仅仅是他,也包括在我们这代人心灵深处所生的惊人的变动。我预感到:八十年代结束了。抑或说,原来的知识、真理、经验,不再成为一种规定、...

品读诗人吴云驾大作《抬头之际》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09-12)329
品读诗人吴云驾大作《抬头之际》
品读诗人吴云驾大作《抬头之际》  我看见灵谷寺屋顶一个捡瓦的匠人正对着天空大声打电话 思来想去,我还是觉得白话诗比口语诗准确些,因为老学究的口语相对小摊贩的口语,仍然是格律、文言、之乎者也的味道,但是他们的白话就相通些了。吴老师的《抬头之际》是否应该归类口语诗不重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