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家论战 > 正文内容

什么是真正的“口语诗”?

侍仙金童1年前 (2024-03-07)大家论战177

微信截图_20230404092457.jpg

点击下载电子版

什么是真正的“口语诗”?

文学报记者:现在对“口语诗”的争议很大,我听说您多年来有自己一贯的观点,您能再谈一谈什么是口语诗吗?

郁葱:“口语诗”顾名思义,就是用口头语言,即我们平时说话的语言写出来的诗。 

记者:“口语诗”这个称谓成立吗?

郁葱:成立。我们平时说出来的话不一定没有诗意,有诗意的话,记下来,便能成诗。而我们平时说的一些话,只能是话。 

记者:什么年代产生的口语诗?

郁葱:我在几年前就说过:有了新诗就有了口语诗,没有新诗也有口语诗。当时我还举了一些诸如《诗经》和唐诗中的例子,它们都应该算是古诗中的口语诗,但我现在发现已经被人所用,索性就不再说了。像新诗运动中胡适、刘半农等也创作了许多口语诗佳作,这里也不再举例,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来读一读。 

记者:当代有经典的口语诗吗,请举例。

郁葱:当然有,我仅仅列出大家熟知的四首经典:田间先生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臧克家先生的《有的人》;韩瀚先生的《重量》(这是诗人写给张志新烈士的一首诗);张志民先生的《“人”这个字》: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田 间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1938年作 

重 量

韩 瀚 

她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清明》1979年第2期

“人”这个字

张志民 

听书法家说:

书道之深,着实莫测!

历代的权贵们

为着装点门面

都喜欢弄点文墨附庸风雅,

他们花一辈子功夫

把“功名利禄”几个字

练得龙飞凤舞,

而那个最简单的“人”字

却大多是——

缺骨少肉,歪歪斜斜……

    1986年11月 

郁葱:能够记住吗?

记者:能。马上能记住。 

记者:当代的青年诗人有好的口语诗吗?

郁葱:很多,举一首:“只学习一种技艺:爱大多数人,并宽容剩下的少数人。”这首诗只有三句,题为“理想主义”,作者是苏浅。需要说明的是,苏浅平时的创作并不是什么“口语”创作,诗人在创作时也不会去刻意认为自己是在写作口语诗,但因为好读,很快便流传开来。既然说了,索性就多列举几首:

羡 慕
水晶珠链 

我看到一些无边无际的东西

天空、海洋、草场、吃草的牛羊

它们跟爱一点关系也没有

无边无际的天真与好胃口

让他们顾不上心碎

小 歌
江 非 

 买一块好地

 种满花椒树

 找一个好村子

 活过半辈子

花椒、花椒、菜里的调料

村子、村子、晚年的金子

生日快乐
吴晨骏 

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祝孩子们生日快乐

祝父母们生日快乐

祝所有无家可归的人们

祝仍在战火中逃难的人们

祝远处谋生的

祝经常见面的

祝像鼹鼠一样生活在地下的

人们,祝天上的雁儿

河里的鲫鱼,寒风中独自哀愁的灵魂

生日快乐,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丢掉莫小邪
莫小邪 

我的男人

走了

或者说

跑了

跟一个富婆跑了

我不恨也不怨

他丢掉了莫小邪

就等于给了他人一个机会

捡起莫小邪

总会有人

珍惜莫小邪 

我也是这么想的
初九

你要做一介平民百姓

安身立命
把诗写成诗的样子
你是个男人
你不能说冷
你不能说怕 

以上作品均选自《诗选刊》杂志。相信大家能够读懂这些诗,如果与作者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理解的还会深一些。我再次重申,这些诗人平时的诗歌创作未必都是口语风格,这些作品,可能就是他们的真情在瞬间的流露。真正好的口语诗,不需要那么多的诠释,它可感觉,可触摸。但关键的是,它是诗而不是“话”,它有审美价值和意义。 

记者:谢谢您。您自己写过口语诗吗?

郁葱:写过。比如我的代表作之一《后三十年》,就应该算是口语诗:

《后三十年》

疼一个人,好好疼她。

写一首诗,最好让人能够背诵。

用蹒跚的步子,走尽可能多的路。

拿一枝铅笔,削出铅来,

写几个最简单的字,

然后用橡皮

轻轻把它们擦掉。

 再给你列举一首我去年写的:

《想想我这个人》

   做一个好人,

   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但想来想去,

   这一生,还是

   要做一个好人。 

记者:记住您的诗了,“还是要做一个好人。”现在网上炒作的那些“口水诗”是诗吗?

郁葱:你不是已经给那些东西做出了界定吗?诗歌不承认有什么“口水诗”,口水就是口水,不是诗,如果是诗,那就肯定不是口水。 

记者:我明白了。对于有些诗歌事件,您为什么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郁葱:我不会不说话的,只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说话,不急。而且用这些好诗说话不是更好吗?我之所以列举了不同年代的一些好的、短的口语诗,是为了给年轻人或者说给孩子们看的,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诗,那些低下的网络和媒体有预谋炒作的卑劣、恶劣、肮脏的所谓“诗歌”也就没有市场了。而且,你所指的那个所谓“事件”既不是文学事件,更不是诗歌事件,甚至也不是文化事件,充其量只能算是恶性无耻、恶性丑陋的八卦事件。(请注意我的这句话)。 

记者: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见到过哪一个网络媒体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及其作品作过宣传,反而恶炒谎言和丑陋?

郁葱:水平、境界、出发点、目的。 

记者:现在对网络的炒作和所谓“恶搞”你有什么看法?

郁葱:有一句话我可以说:《诗选刊》极度蔑视那些用自己质量低劣的所谓口语诗来炒作自己、败坏诗歌的诗坛败类。我想,如果是臭诗,就不是恶搞,如果是好诗,就不怕恶搞。其实,真正的诗人都会看得非常清楚,究竟是“恶搞”,还是在炒作。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你所提到的这个所谓事件,未必有谁被“恶搞”,被恶搞的只有诗歌!这是一个诗人最不能容忍的!

转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310/14/14020892_1020909661.s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

本文链接:https://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1498.html

分享给朋友:

“什么是真正的“口语诗”?” 的相关文章

王家新:一块提醒哭泣的手帕  伊沙

王家新:一块提醒哭泣的手帕 伊沙

点击下载“……恰在1991年初,我与诗人王家新在湖北武当山相遇,他拿出他刚写就不久的诗《瓦雷金诺叙事曲》《帕斯捷尔纳克》《反向》等给我看。我震惊于他这些诗作的沉痛,感觉不仅仅是他,也包括在我们这代人心灵深处所生的惊人的变动。我预感到:八十年代结束了。抑或说,原来的知识、真理、经验,不再成为一种规定、...

伊沙:口语诗越活越旺,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成为世界潮流

伊沙:口语诗越活越旺,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成为世界潮流

点击下载(本站小观点:曹谁跟伊沙压根不在一个量级,曹谁的代表作里缺少伊沙推选的口语诗歌作品里的趣、技、巧……没有强大的诗歌文本支撑,曹谁的诗学理论高深度已经到达了什么层次,是可以推断出来的。当前诗坛,真没有一个创作实践、诗学理论、诗派建构等等整体上够资格挑战伊沙的!曹谁的诗歌写作基本功,真的有必要在...

伊沙:《访谈及讲话录》

伊沙:《访谈及讲话录》

点击下载电子版附一:吴投文访谈伊沙谈话录附二:访韩发言稿:中国诗坛流派及未来趋势附三:只谈问题|伊沙在重庆两江诗会告别场的讲话吴投文:很多读者知道你的本名吴文健,但不知道伊沙这个笔名的来历。请谈谈。伊沙:其实吴文健先前也并非我本名,而是学名。我本名叫吴一砂,是我祖父给起的,我祖父在我两岁(1968年...

《答〈南方都市报〉四问》 ——伊沙

《答〈南方都市报〉四问》 ——伊沙

点击下载电子版《答〈南方都市报〉四问》 ◎伊沙1、你如何看待当下社会背景下举办这次大展,在文学都日益边缘化的今天,有没必要做这个大展?你希望能够看到什么样的大展?有什么建议?当然有必要,正因为边缘化,所以才更有必要大张旗鼓地搞。甚至可以定期地搞,搞成一个固定的“双年展”。我希望看到一次和历史上的“8...

对于坚和伊沙的访谈

对于坚和伊沙的访谈

点击下载电子版对于坚和伊沙的访谈时间:2003年8月地点:西宁某宾馆咖啡厅人物:于坚:诗人 伊沙:诗人唐欣:诗人、兰大博士生 马非:诗人、《快乐青春》副主编郭建强:诗人、《西海都市报》专刊部主任黄少政:工程师、行政管理人员 韩涛:《青海铝业》编辑吉敬德:《西海都市报》记者郭:两位能否简单谈谈关于诗歌...

《饿死诗人,开始写作》——伊沙

《饿死诗人,开始写作》——伊沙

点击下载饿死诗人,开始写作“饿死诗人”的时代正在到来。这时代给我们压力,“压”掉的更多是坏的东西。遗老遗少们在感叹和怀恋……从来就没有过一个文学主宰的时代。凭什么非要有一个文学主宰的时代?有人讲的“汉诗”是否真的存在?“汉诗”和“纯诗”正在成为一种借口和企图。我在写作中对“胎记”的敏感,竭力保留在对...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