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家论战

大家论战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deepseek用大数据解剖名诗人系列置顶

侍仙金童2个月前 (03-28)102
deepseek用大数据解剖名诗人系列
点击下载电子版1、deepseek用大数据剖析于坚(纯学术讨论)2、deepseek用大数据剖析韩东(纯学术讨论)3、deepseek用大数据剖析北岛(纯学术讨论)4、deepseek用大数据剖析海子(纯学术讨论)5、deepseek用大数据剖析西川(纯学术讨论)6、deepseek用大数据剖析臧棣...

为诗人免费制作同款翻页电子书置顶

侍仙金童1个月前 (04-07)95
为诗人免费制作同款翻页电子书
点击下载《甲辰纪实》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    提供100首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如有违规将取消该服务),质量不限诗敌不拒(有过摩擦的来稿即做),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稿件目录要加序号,每首不超过28行,每行不要太长,标题前不要加序号,与正文空一行...

周伦佑:中国当代文学向何处去?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10-25)188
周伦佑:中国当代文学向何处去?
周伦佑:中国当代文学向何处去? 周伦佑:中国当代文学向何处去?                ——二十一世纪汉语文学写作面临的困境与选择 &...

体制文学乏走狗的“撒娇”——驳李少君兼谈“莽汉”和“撒娇”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10-24)167
体制文学乏走狗的“撒娇”——驳李少君兼谈“莽汉”和“撒娇”
点击下载电子版体制文学乏走狗的“撒娇”——驳李少君兼谈“莽汉”和“撒娇”作者:周伦佑有注明不得转载,所以只发链接:https://site.douban.com/widget/articles/4588519/article/14908168/...

《周伦佑:当代诗歌的变构者》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10-22)201
《周伦佑:当代诗歌的变构者》
点击下载电子版周伦佑:当代诗歌的变构者* ●刘 翔  1. 扛着一块石头的大鸟 作为“非非”诗歌的首要人物,周伦佑无疑是当代诗坛上一位很重要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当然,他也是一位受争议的人物,不过,任何一部缺少周伦佑的中国当代诗歌史大都是不完整的、残缺的。两位不...

周伦佑:汉语诗歌的当下处境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10-22)189
周伦佑:汉语诗歌的当下处境
周伦佑:汉语诗歌的当下处境中国诗歌与中国诗人,在20世纪80年代曾处于舆论和社会关注的中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风气的演变,近三十年来,如果我们从“文凭热”、“文化热”到“经商热”、“网购热”来追溯其演变轨迹,消费文化与欲望化耗散,对中国人的精神消解,对严肃文学造成的致命冲击,把中国诗歌与诗人...

谢有顺《反抗”纸上的文学” 恢复对文学本身的追问》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10-20)153
谢有顺《反抗”纸上的文学” 恢复对文学本身的追问》
反抗”纸上的文学” 恢复对文学本身的追问谢有顺   文学作为虚构的艺术,本就是“纸上的”,但在纸的背后,它应该连接一个更为广阔、深层的社会、精神和心灵空间。  恢复对文学本身的追问  我注意到现在文坛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学需要重新跟社会对接,需要回到现在的生活现场,这有一定的道理。确实,文学...

“盘峰论争”始末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10-19)332
“盘峰论争”始末
“盘峰论争”始末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6期 内容提要:“盘峰论争”是当代诗歌从1990年代走向21世纪过程中一次影响深远的诗坛论争。从1999年4月16日至18日“世纪之交”到1999年11月12日至14日“龙脉诗会”在北京召开,再到两次会议后双方在各种刊物上刊...

哈金《当代汉语诗人面临的语言问题》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10-18)203
哈金《当代汉语诗人面临的语言问题》
当代汉语诗人面临的语言问题哈金  读到李陀在《今天》39期上发表的关于汪曾祺的文章,很兴奋。他提出了许多深刻的问题。尽管还没有完全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开端。原以为会有一系列的文章出现,深入地讨论写作和汉语的关系,但似乎还没有人比李陀做得更透彻。我是一个局外人,完全用英语写作,没对这个问题...

谢有顺:“诗教”的当下意义题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10-18)186
谢有顺:“诗教”的当下意义题
最近参加“诗润南国·首届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接触了很多小学生诗人,看他们现场作诗、发言,都有良好的诗歌教养,令我十分惊奇。我后来才知道,仅仅是在广州,就有数百位研究“诗教”课堂创新教育的语文老师,在自己的学校悄然发起了一场“诗教实验”,提倡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诗育心,起到了明显的实效,也培养了一...

徐敬亚:把朦胧诗的价值告诉后来人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10-18)222
徐敬亚:把朦胧诗的价值告诉后来人
徐敬亚:把朦胧诗的价值告诉后来人 载于2008年《语文学习》前些天编辑部转来了一篇为中学生解读朦胧诗的文章《重读“我热爱秋天的风光”――朦胧诗的特点及鉴赏方法》(下简称《重文》),作者是南方某大学中文专业的在校研究生。读后的感觉很悲凉。我的悲凉有三层:一,作为中国当代最著名文学现象之一的朦...

谢有顺:诗歌在回暖,但绝对不能说已到“盛唐”的高度

侍仙金童2年前 (2023-10-18)160
谢有顺:诗歌在回暖,但绝对不能说已到“盛唐”的高度
谢有顺:诗歌在回暖,但绝对不能说已到“盛唐”的高度 采访者:张健被访者:谢有顺   (一)新诗的资源  记者:新诗舍弃了旧体诗的格律、语言、创作经验以及美学传统,这种与传统的割裂,后来引发了很多人的反思。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谢有顺:这是好事。那时,格律诗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精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