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家论战 > 正文内容

韩东诗歌再批判之二:《车载收音机》

侍仙金童8个月前 (09-30)大家论战137

tmjs.jpg

点击下载电子版

    韩东1961年生,新时期文学重要作家,写诗和小说,业余做编辑和导演。著有诗集、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及思想随笔集四十多本。获多种多项文学及其他奖励。


车载收音机

 

我们在雨水里行驶

路经一处围挡

那条窄路黑得就像河道

前方汽车尾灯闪出一片红亮。这时

他打开收音机

两个年轻人在谈论美食

他们二十多年吃过的好东西

比我五十多年吃过的还多。

那个干净、明亮、幸福的地方

那样快乐和富足的青春!

仿佛在河边放下钓饵

我们几乎上钩了。

路堵解除,鱼贯而出

两个仙人继续在云端垂钓

雨箭射向苍茫大地。

 

2020/01

 

 

侍仙金童:

 

昨天品读韩东《翻译歌词》,认为那就是一首零分诗,可能会有人赞其具有先锋性,这是胡扯也算是韩东哲学背景式的狡辩。从《翻译歌词》可以推测韩东这次创作一是随意性强,二是大概率在模仿哪位名人的创作手法,三可以看出韩东的创作风格在三十岁都没有形成,四也可以感觉到韩东的诗歌创作还在初学阶段。韩东的成功更像是抢先了某种资源或者叫特权造成的,就像有些人毕业分配到编辑岗位甚至做到刊物核心阶层,他们的创作水平已经不重要了,只需要摇旗呐喊数声,就会有大量趋利的追随者。诗歌老人在位时提携了某些人,某些人在日后飞黄腾达了自然会反哺报答,这里就有利益的交换,如果看人不看诗质量,就会败坏诗歌风气,而这些人中不乏满嘴仁义道德追求自由真理的。这不免让人想到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并不是为韩东的成功量身定做的,但鉴于韩东作品的低劣,他的成功确实会引发胡思乱想,这也是情理之中。于是,我倒是认为韩东写自己成功的回忆录,以此感染读者后来者,肯定比用自己的诗歌作品教化初学者更有指导意义。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一位只能写出平庸甚至低劣作品的诗人成功的呢?这有扩音价值,我只是试图证明韩东的诗相对中国顶尖好诗来说是掉档的,如果韩东认可这个鉴定结果并退居二线将上升通道主动让给优秀诗人,那么他是值得尊敬的,反之就要亮出更好的作品来自证,别无他法。

    《车载收音机》是《翻译歌词》三十年后的作品,三十年的跨度,按理说韩东的进步肯定是很大的,创作风格也应该形成并局部固定了,我这里提出来就是提醒读者关注这两个点,如果你看不到这两个点,基本可以推断出这三十年等于白过了,这是针对艺术生命来说的。

   这首诗整体看韩东是没有慧眼的,他并不知道生活中哪些元素具有诗性,他的能力从作品看只能从平庸中提炼平庸。当然这首诗肯定超过《翻译歌词》,毕竟那是零分诗很容易超越。《车载收音机》核心是对幸福的认知,二十岁年轻人和五十岁中年人对美食享受的巨大差异,触动了韩东的创作,他认为这是一种诱惑是钓饵,并且铺天盖地像雨剑射向人间。显然文本中韩东识破了这些年轻人幸福的诱惑,似乎要写自己的不为所动,以表现自己才是真正的仙人,自己的眼界和趣味对幸福的认知更高阶。老实说这首诗能及格,但是比起中国顶尖好诗的作者,这首诗就非常低级了,不单是趣味上低级,诗歌手法上也低级,低级之一就是在堵车期间心理活动中有利用平庸的诗歌招数强行注入诗意的痕迹,首先这肯定不是韩东在堵车时突发灵感即兴创作的,这是事后回忆这个画面并僵硬地要从这件事中造一首诗的计划,所以留下了韩东过度人为参与的痕迹,而顶尖好诗多是灵光乍现天赐良作一挥而就的,韩东语言上的逗留主观上的修饰意图,破坏了诗性的纯度,追本求源地看,还是韩东不具慧眼选取的素材本身就有缺陷,不适合打造顶尖好诗,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不具慧眼,所以面对好素材也无感,换个顶尖好诗的作者身处韩东一样的场景,油然而生一首顶尖好诗的可能性也大大高出韩东。

为了说明慧眼的重要性和语言处理的自然性对诗性保鲜的重要,我选一首赵克强的中国顶尖好诗《自由》示范下。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就因为我见过顶尖好诗,所以自然黄山归来不看岳。

 

《自 由》

 

圣水寺山门前的桥上

里所选了个角度让我给他们三个拍照

拍完后她问:赵大爷

你把“自由”拍进去了吗

(她问的是他们左边不远处

挂在桥栏上的那个

现在

全国随处可见的

写着“自由”两字的宣传画)

我说拍进去了

只是“自由”离你们

有点远!

 

同样是选取生活的一个场景,韩东看到的是年轻人的美食比他这个五十岁的中年人丰富,他认为这种幸福感已经不能作为诱饵迷惑自己这个智者了,诗歌技巧上除了一个比喻并无更高级的地方,所以读者的回味也无法激活。赵克强整首诗并没有像韩东那样刻意地表达什么观点,赵克强是诗意的搬运工,韩东则是有明显的刀刻斧凿动作,这在他语言的逗留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而赵克强完全没有这种痕迹,他就是用文字拓印了这个生活画面,但是自由现状有点远的呈现让人回味无穷,这才叫高级,这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完全不需要韩东拿着剪刀去修枝造型。韩东的诗歌技艺在五十岁还有刀耕火种的局面,说明他的诗歌社会结构还是原始落后的,虽然这首诗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离顶尖好诗距离太远了,我觉得韩东这辈子可能学不会,这不是努力的事,这就是天赋。韩东这首诗的幸福相对赵克强这首诗的自由,虽然主题宏大上次之,按理说更容易表达出来,但赵克强的自由显然表达得更充分,这种充分一来自赵克强,二来自文本调动起了读者的互动,让这种共振频率持续传导至久远的场域,而韩东的诗仅仅是想在食欲上调动读者的互动震动,这是低级趣味的,当然不排除顶尖好诗人的特殊能力,借食欲将不同年龄层次对幸福的感觉差异,诗性地传递出去。

    我认为借助赵克强的作品已经很能够将我对韩东这首诗的印象表达出来,所以就不需要再借助其他顶尖好诗人的作品补刀了。总之这首诗让读者看到了韩东的进步但是风格还谈不上,名不符实倒是配得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

本文链接:https://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1751.html

分享给朋友:

“韩东诗歌再批判之二:《车载收音机》” 的相关文章

《有话要说》——伊沙

《有话要说》——伊沙

点击下载 一位美国诗人(请原谅我未能记住他的名字)把诗歌在当代生活中的作用概括为“便条”。这是迄今为止我所听到的关于现代诗歌最懂行最具发现性的说法,你可意会,我不能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去阐释它一个字。        ...

《为自己创造传统 —话说伊沙 》——于坚

《为自己创造传统 —话说伊沙 》——于坚

点击下载电子版在这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诗歌体制中,要否定伊沙这样的诗人很容易,并且可以由此获得“诗歌正确”和道德的优越感,甚至可以拉近你和海子这样的诗人的距离。但是,要肯定他却需要勇气和创造力,伊沙的诗不仅是对体制化诗歌美学的挑战(我指的不是文革时代已经死亡的诗歌体制,而是最近正在中国大学与全球化弹冠...

《最后的“80后”》伊沙

《最后的“80后”》伊沙

点击下载前几日,在电视上看到洪晃这个大嘴姐跟人煞有介事地讨论“90后”与“80后”的比较之类的话题,联想起“90后”这个词正在日益频繁愈加密集地见诸于媒体——我意识到这是一个信号:“80后”该滚蛋了!所谓“退出历史舞台”。就像十年前,上个世纪末,“70后”这个概念对那代人来说刚发明出来不久,直到卫慧...

十年前衡山发言(首次披露)——伊沙

十年前衡山发言(首次披露)——伊沙

点击下载“中国南岳九十年代汉语诗歌研究论坛”专题论坛发言之一界定:发生在九十年代的汉语诗歌--在“中国南岳九十年代汉语诗歌研究论坛”上的即兴发言   伊沙         各位朋友,我的发言力求体现出...

陈超、伊沙重磅对话(《红岩》特稿,纸媒勿用)

陈超、伊沙重磅对话(《红岩》特稿,纸媒勿用)

点击下载《蓝灯》之光——2010:冬天的对话陈超  伊沙陈超:《红岩》的编辑邀我们就《蓝灯》来一场“对话”,我很愉快。我以为,《蓝灯》不仅是你个人,也是近年汉语诗界的一部重要作品,它在意蕴和技艺上的表现均令我满意。毕竟折腾诗歌30多年了,虽然对不同类型的诗我趣味广泛,但前提是它必...

伊沙诗战第五炮:《口语诗原罪》

伊沙诗战第五炮:《口语诗原罪》

点击下载《口语诗原罪》——未遂的发言伊沙各位同行、各位朋友:     当我走上台来的时候,你们是否闻到了我身上的一股子硝烟味儿?是的,我刚从新诗史上最大的一场论战的战场上下来⋯⋯这是一场针对我个人、口语诗、《新世纪诗典》而发动的诗战,让我此时此刻在这里,不谈及...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