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岑参《碛中作》引诗:《碛中诗》
岑参·碛①中作
走②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③。
今夜不知何处宿,
平沙④万里绝⑤人烟。
读岑参《碛中作》引诗:《碛中诗》
长安一沙飞北京,
风平浪息复原地。
再舞口语风暴旗,
纵横万里鬼狼泣。
2023-1-6(侍仙金童)
【注释】
①碛(qì):沙漠。
②走:骑。
③见月两回圆:表示两个月,月亮每个月十五圆一次。
④平沙:广阔的沙漠。
⑤绝:没有。
赏析
这首诗与《逢入京使》写作时间相近,约写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
时诗人已离开长安近两个月了。如今走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简直就像到了天边。正巧又遇上月圆之夜,他不禁想到远在长安的家人,而今晚自己还不知将何处宿营,漫漫沙漠,渺无人烟。这是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他向读者展示了那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
诗人开篇用了一个“走”字,显示出旅途的紧张和疾行。“欲到天”,既写出了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后面以月来反衬家,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隐隐透露出来,却没有点透,令整首诗的气氛凉而不悲。天已黑下来,沙漠中又不能随意扎营,可是看着眼前的茫茫荒漠,还不知要走多远的路程才能休息,所以诗人说还不知今晚宿营何处。诗人是当官的,骑着马,而那些步行的士兵,他们有多辛苦,只有留给读者去想象了。诗人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诗人在结尾把读者带到了那平沙莽莽的世界,雄奇浑厚,气象辽阔,毫无悲意,豪迈之情蕴藏于字里行间。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1]
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
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