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家论战 > 正文内容

《中场评诗》——伊沙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1)大家论战270

xsddjhs.jpg

点击下载电子版

中场评诗

一切都如我料想中的。西川写《停电》,王家新写《日记》,欧阳江河写《落日》。三个匠人的诗歌练习。对于贞志这样的“知识分子小球迷”来说,这个阵容够豪华的吧?绝对属于他心目中中国诗歌的“铁三角”,但这一回他将亲眼目击这个脆弱的“铁三角”是怎样的有来无回。痛哉?快哉?
顺便提一句,以上三人也正是天府乡绅杨远宏推举的三位大师,杨乡绅说:“欧阳江河更像一个技艺精湛的诗歌写作专家,西川更像一个宁静致远的现代隐者和高士,而王家新则更像一个现代诗歌的仁人志士。”是吗?
我们先看时不时要在电视上露上一面的西隐者,看其《停电》我楞是想不明白,他怎么就敢用“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既无生气又无质感的词儿,还有这种不过脑子顺嘴流出的公共感觉:“一个有人在月光下读书的国家/一个废除了科举考试的国家”。我发现“知识分子”尽管外表严肃,满嘴诗艺,其实对自己的要求并不严格,那么明显的放任自流。当然,这不是初次发现。然后他听到了一些平淡无奇的声音,然后他看到了一个吃着乌鸦肉的胖子(请注意:这个意象可能暗藏哲理,是什么?管它呢!),然后是母亲然后是气味,反正都是臆想,“停电,我摸到一只拖鞋/但我叨念着:‘火柴,别藏了!’”这可能就是此诗仅有的一点诗意吧,或者还有“在烛光里,我看到自己/巨人无言的影子投映在墙上”。似是而非的感觉,莫名其妙的语境,寥寥草草的构成,应付差使的诗人,读者们,你们感觉吧!真是爱谁谁了。感觉永远不能到位,感觉永远不能穿透,这就是“知识分子诗歌”。在“大师”面前我也犯不着假装谦虚了,我在一首长诗的一段中写到过停电:“今夜停电/城中一片黑暗/即使在黑暗中/我也感到/眼睛的作用/我看见蜡烛在抽屉里/抽屉在柜子中/柜子在房间的一隅/我走向蜡烛并拿到它/在返回的路上/却摔了一跤/没什么绊我/是我自己/闭上了眼睛”其实口语不口语都是扯淡,我从不因此而歧视谁(而“知识分子”恰恰相反)。关键是于诗而言,我发现了而他没有,我抵达了而他没有。
再看在伪造诗史方面有着杰出成就的王仁人,关于此人我不想多说,对他二十年来诗里诗外的表演我已写了专文,请读者关注。对其这首《日记》,容我一言以蔽之:一篇散文,一篇结构上类似杨朔的散文。没什么好奇怪的,其诗受十七年的影响太深;其人中文革流毒太深。
欧专家的《落日》比上两人的表现稍好一些,这是他一惯的欺骗性在起作用。上一回我没搞懂什么叫“少女赤裸而多腰”,这回我搞不懂“两腿间虚设的容颜”和什么叫“对沉沦之躯的无边挽留”。而从“落日”到“咽喉”再到“糖果”的意象积木堆积游戏我是看明白了——这便是欧专家的看家本领,太小儿科了!然后再生发一些似有实无的形而上意义:“万物的同心圆”、“沉没之圆”、“吻之圆”,足以把那些永远摸不着正门的文学青年吓得半死,也仅此而已。
时间到了,彼人的中场评球到此结束,请看下半场。

       (2000)

转自诗生活伊沙专栏:https://www.poemlife.com/index.php?mod=showart&id=43428&str=1268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

本文链接:https://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289.html

分享给朋友:

“《中场评诗》——伊沙” 的相关文章

伊沙:口语诗越活越旺,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成为世界潮流

伊沙:口语诗越活越旺,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成为世界潮流

点击下载(本站小观点:曹谁跟伊沙压根不在一个量级,曹谁的代表作里缺少伊沙推选的口语诗歌作品里的趣、技、巧……没有强大的诗歌文本支撑,曹谁的诗学理论高深度已经到达了什么层次,是可以推断出来的。当前诗坛,真没有一个创作实践、诗学理论、诗派建构等等整体上够资格挑战伊沙的!曹谁的诗歌写作基本功,真的有必要在...

2000年中国新诗关键词  伊沙

2000年中国新诗关键词 伊沙

点击下载电子版那时他们/朝前走着/一个女人/跟着他们/又说:“谁能看出/他们是一群/伟大的天才”——伊沙《非非当年》昌耀或许对于中国诗人来说,三月才是真正残酷的。在这一年的这个月份,从无数个电话听筒里传出的是身患绝症的昌耀先生自高楼扑向大地的消息。我是在前一年的冬天就得知昌耀先生将不久于人世的,他托...

《北京土著高晓松》(外三篇)伊沙

《北京土著高晓松》(外三篇)伊沙

点击下载《北京土著高晓松》(外三篇) ◎伊沙(本文来源:诗生活伊沙专栏)“人话”终于吐出伊沙   我一直以为“知识分子”诗人是不说人话的,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不说人话,用的是中国人唱意大利歌剧的那种美声腔调,真是把人恶心死了!而在他们比作品还多的“学术论文”中,总是不厌其烦地罗列:...

《答〈南方都市报〉四问》 ——伊沙

《答〈南方都市报〉四问》 ——伊沙

点击下载电子版《答〈南方都市报〉四问》 ◎伊沙1、你如何看待当下社会背景下举办这次大展,在文学都日益边缘化的今天,有没必要做这个大展?你希望能够看到什么样的大展?有什么建议?当然有必要,正因为边缘化,所以才更有必要大张旗鼓地搞。甚至可以定期地搞,搞成一个固定的“双年展”。我希望看到一次和历史上的“8...

《“我心不俗” ——伊沙访谈录》 罗贤(提问人)

《“我心不俗” ——伊沙访谈录》 罗贤(提问人)

点击下载电子版“我心不俗”——伊沙访谈录提问人:罗贤时间:2005年9月1、 首先从你的生活谈起。西安是座什么样的城市?它对你的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西安是一座秋天的城市,永远灰蒙蒙的,恍若隔世之城。它让我内心安静,创作自然就有保障了。2、 我们知道,除了写诗你还进行其它文体的创作。在生活中,你是...

《饿死诗人,开始写作》——伊沙

《饿死诗人,开始写作》——伊沙

点击下载饿死诗人,开始写作“饿死诗人”的时代正在到来。这时代给我们压力,“压”掉的更多是坏的东西。遗老遗少们在感叹和怀恋……从来就没有过一个文学主宰的时代。凭什么非要有一个文学主宰的时代?有人讲的“汉诗”是否真的存在?“汉诗”和“纯诗”正在成为一种借口和企图。我在写作中对“胎记”的敏感,竭力保留在对...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