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家论战 > 正文内容

《答〈南方都市报〉四问》 ——伊沙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09)大家论战270

lhbjfm.jpg

点击下载电子版

《答〈南方都市报〉四问》

◎伊沙



1、你如何看待当下社会背景下举办这次大展,在文学都日益边缘化的今天,有没必要做这个大
展?你希望能够看到什么样的大展?有什么建议?

当然有必要,正因为边缘化,所以才更有必要大张旗鼓地搞。甚至可以定期地搞,搞成一个固定的“双年展”。
我希望看到一次和历史上的“86大展”有着显著区别的有着当今时代性的一次全新的大展。
建议?——群策群力,一起来想吧!现在也可以说两点:一、应该找一个像当年老徐(敬亚)那样对现代诗的发展全局有所把握并有着较强发言能力的人——而且只能有一个,七嘴八舌的,不行。一个可以拍板的人,一个辅助其做具体工作的班子,比较理想。二、一些好的诗歌网站不仅作为参展者而且做为组织者参加进来,大展内容最好在诗歌网站上同时发布。

2、简要评价一下上次大展以来的中国诗歌的发展?在国际背景下如何看待当下(1986年以来)
中国诗歌?

上次大展无疑大大推动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它的最大贡献在于使得现代诗至少在写诗人中普及了,从那时起,一个企图登上诗坛的习诗者,如果写的是非现代诗的话,就会是无效的。
在国际背景下看待中国诗歌——关键是你看的是那一块?那几人?看不准的话就是西方诗歌复制的塑料品(MADE  IN  CHINA),看准了就是全球最富生机最具活力最有成果的一个所在——我的话是有根据的。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优秀诗歌西方人是可以在俯视中做出判断的,而在此之后,我们的创造已经对其智商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挑战!

3、简要谈谈“诗歌在网络”的现象

世界上的很多事其实都是如此:当有人还没有想通,还在纸上谈兵地论述它合理与否的时候,它已经更广泛更普遍地存在了——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回答,从根本上拒绝了你的“想”和“谈”——“诗歌在网络”的现象也正是如此。我还看到了这个现象中所藏有的一个规律,那就是:凡是敢于直面网络并参与进来的诗人,写作的现状都相对较好;有意回避或故意敌视者,写作的现状都相对较糟——所以,网络对当今的诗人绝不只是起到了一点传播作品的作用,人在网上,它已经形成了一个能够刺激写作的“场”。它自由发表的方式鼓励的是旺盛无比的创造力和源源不断的佳作迭出,靠吃老本活着的诗人或老是指望用权力去限制别人的家伙一定在诅咒它——而他们则在自己的诅咒声中正在完蛋!

4、简要谈谈民刊现象,它对中国诗歌的意义.

从《今天》开始,民刊在中国诗歌的发展中一直有着“真实的第一现场”的特殊意义,好的民刊也是优秀诗人和优秀作品的集散地,比如80年代的《他们》、《非非》,90年代的《一行》、《诗参考》、《葵》。新世纪以来,网络时代以后,它呈现“现场”的职能被好的诗歌网站更为有效地代替了,但新的存在的必要性又显现出来,那就是对现场精华的浓缩和含概,好的民刊往往就是好的诗歌网站的衍生物,比如《下半身》、《诗江湖》和“诗江湖”网站的关系;《唐》与“唐”网站的关系;新世纪的《葵》与“个”网站的关系——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总之,网络加民刊(包括由诗人在相对的自由中操作的正规出版物)将会是新世纪中国诗歌继续向前发展的最大保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

本文链接:https://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276.html

分享给朋友:

“《答〈南方都市报〉四问》 ——伊沙” 的相关文章

《小长城—新诗典十年》  伊沙

《小长城—新诗典十年》 伊沙

小长城—新诗典十年伊沙 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所谓的“大数据时代”,那么一切都首先用数据说话。整整十年来,《新世纪诗典》推荐诗的首数与天数是完全吻合的,一共3653首,出自1161位当代诗人之手,年度大奖一“李白诗歌奖”共评10届,系列诗会举办了104场。10年应该是3650天,为什么是365...

刘涛访谈伊沙

刘涛访谈伊沙

点击下载电子版刘涛访谈伊沙  1、  有人说,诗坛因你而热闹,你认为这种热闹对诗人是好事还是相反? 伊沙:是的,前两天马非还在微博感叹:中国诗坛如果没有伊沙,不知该寂寞无趣成什么样子!但我知道:有不少人恨不得我一夜之间人间蒸发。所以,这是因人而异的事...

《有话要说》(2014年之二)伊沙

《有话要说》(2014年之二)伊沙

点击下载《有话要说》(2014年之二)    《新诗典》系列诗会永远的承诺:让诗人获得幸福感!英国最权威的诗歌出版社——布拉达克西书社2008年出版的我英文版诗集《饿死诗人》,一年结算一次版税,迄今我已经领到了600多欧罗。译者得到另一半。考完最后一次模拟高考的吴雨伦同...

诗人春树:关于口语诗和我心中的伊沙

诗人春树:关于口语诗和我心中的伊沙

点击下载电子版    2000年,春树从高中辍学,开始自由写作。至今已出版小说《北京娃娃》《长达半天的欢乐》《抬头望见北斗星》等,她有主编过《80后诗选》。2004年,她获得第五届网络金手指的网络文化先锋奖。2004年,她成为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人物,美国人称她为“新激进份子...

中国当代诗坛的曹伊之争:曹谁大诗主义诗派和伊沙后口语诗派的论战

中国当代诗坛的曹伊之争:曹谁大诗主义诗派和伊沙后口语诗派的论战

点击下载电子版中国当代诗坛的曹伊之争:曹谁大诗主义诗派和伊沙后口语诗派的论战——在美国雕龙诗社曹谁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方青    我是从曹伊之争开始关注曹谁诗歌的,下面我简要回顾了中国近年来诗坛的热点“曹伊之争”,对曹谁大诗主义诗派和伊沙口语诗派两方的诗学主张和审美特征去略作探讨。...

中国台湾针对现代诗创作风格的争论事件

中国台湾针对现代诗创作风格的争论事件

点击下载电子版现代诗论战中国台湾针对现代诗创作风格的争论事件    现代诗论战,又称为关唐事件,是台湾在1972年至1974年间,针对现代诗创作风格的争论事件。源于关杰明、唐文标等人撰文批评当时台湾诗坛过度模仿西方现代诗,具有逃避现实之倾向。由于其批评全面且措词严厉,引...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