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解《文心雕龙·宗经第三》1
《文心雕龙》宗经第三
【题解】
《宗经》篇上承《原道》篇和《征圣》篇,可谓《原道》篇和《征圣》篇的“结穴”。有了《宗经》篇之作,《原道》和《征圣》之义,才真正落到了实处。按刘勰的逻辑来讲,就是“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因而,“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可见,《宗经》篇在刘勰心目中地位是很重要的。
《宗经》篇的主要内容是:一,阐述经书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刘勰以极为雅丽的言辞美化、神化孔子,把经书推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难免过誉之瑕,但为了强调“宗经”,却是刘颜所不能不赖以立论的依据。二,阐述经书的体制特点和文辞风格。分别概括了五种经书的主要特点,特意以《尚书》和《春秋》为例,突出经书文辞的独特风格,并讲明了经书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把古与今、经与文联系起来。三,阐述经书与后世所产生的各种文体的关系,以及宗经为文的结果。刘痪认为后世产生的各种文体,都出自于“五经”,从各种叉体的产生和发展方面,为宗经找到历史根据。强调“文能宗经,体有六义”,即宗经之文,有六个方面的优点:“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杂”、”事信而不诞”、“义贞而不回”、“体约而不芜”、“文丽而不淫”。这“六义”的前四项讲内容,后两的具体目的,不仅具有纠正浮靡的形式主义文风的实践意义,而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仍可作为写作与批评的标准,予以参考、鉴用。
综观《宗经》全篇,刘勰对圣与经的赞颂,虽有某些过分之辞,他所持之观点与今人之认识,亦有明显差异,但他提倡宗经以矫弊的主张,他对五经体制特点的精要概括,他以五经为各体文章之始由的阐示,以及他所提出的“文能宗经,体有六义“,在剔除其具体内庙的某些局限和偏颇之后,作为一种治学为文、写作和批评的原则和方法,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在《宗经》篇研究中,最为突出的歧疑之点,是对刘勰宗经思想的看法、评价问题。笔者以为,刘勰的宗经思想是贯穿在《文心雕龙》全书每一个篇章中的神髓,全书五十篇三万七千余字,一言以蔽之,即“宗经”二字而巳。否定了刘勰宗经思想,事实上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心雕龙》全书的价值和意义。因之对这个问题需要做审慎的辨析。
【原文】
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皇世《三坟》,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岁历绵暧,条流纷糅,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咸耀。于是《易》张《十翼》,《书》标七观,《诗》列四始,《礼》正五经,《春秋》五例。义既极乎性情,辞亦匠于文理,故能开学养正,昭明有融。然而道心惟微,圣谟卓绝,墙宇重峻,而吐纳自深。譬万钧之洪钟,无铮铮之细响矣。
【译文】
天、地、人三才有它恒久不变的道理,说明这种道理的书籍叫做“经”。所谓“经”,就是历久长存、至高无上的道理或不可磨灭的伟大教诲。所以经典取法于天地自然之道,征验于鬼神阴阳之说,参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制定出人伦纲纪,它洞察人类性情精微深奥之处,深入掌握了文章的精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经典,由于年代久远,许多文字模糊不清,条理源流纷繁杂乱,经过孔子的删订阐述,这些伟大的宝典才开始散发出光芒。于是《周易》阐发出《十翼》,《尚书》标立了“七观”,《诗经》列出了“四始”,《礼记》确定了“五经”,《春秋》又有“五例”,这些经典,其内容能陶冶人的思想感情,其文辞也切合文章写作的规律,因此能够启发学习、培养正确认识,永远放射出明晰的光辉。然而自然之道的精神微妙难测,圣人见解超群,如同深宫高墙,其著作自然蕴藏着深刻的道理,犹如千万斤重的大钟,不会发出细微的响声。
侍仙金童参悟解:(个人学习笔记,容错不怕笑话,当反复参悟反复修改)
天地人三极蕴含大道,彝训这种等级的文采,如果被圣明之人记录阐述出来那就是“经”。一旦到达经的高度,将是历久长存至高无上的不可磨灭的教诲。所以一经在手,可窥见天地阴阳之象,可效仿鬼神之灵动,可参透事物内在之规律,可制定出人伦之纲纪,可洞见性灵之深奥,可触及圣贤大道文采之精髓。《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经典,由于年代久远模糊,条理源流纷繁杂乱,经过孔子的删订阐述,这些伟大的宝典就像被清洗擦拭过一样重新散发出光芒。于是《周易》阐发出《十翼》,《尚书》标立了“七观”,《诗经》列出了“四始”,《礼记》确定了“五经”,《春秋》又有“五例”。这些经典,其内容几乎囊括了人所有的本性和情感,在文采和条理上文辞也极尽匠心,因此就能利用这些经典开宗讲学颐养天地之正气,让大道的光芒融入天地人。然而大道文采都只隐身在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小处,它让圣人的谋略能达到高远卓绝之大处,而这些都是凡夫俗子身体和思想都无法抵达的地方,他们顶多是看到了高墙群山,却不知藏于其深处的大道阴阳吐纳造化之法力。犹如普通人只能远远听到千万斤重洪钟之声,却不知铸造匠人是如何通过洪钟发出的细微响声来判断其质量优劣的。(最后这句纯属个人臆测,但觉得这样解释这个比喻才能与“宗经”衔接上,在洪钟之上,“经”却在细微的声响处。铸造匠通过藏于细小处的“经”定大处的钟,正如圣人从小处参悟到天地阴阳的大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