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家论战 > 正文内容

《我看今日之诗坛》——伊沙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0)大家论战206

点击下载

我看今日之诗坛
——在《诗歌报》“金秋诗会”上的发言

    一、翻译界充斥着太多的译匠,无法宏观地把握国际诗坛的真实状况并替诗人做出选择。他们与国外的交流往往是旅游团观光客式的,手中的外国文学史是他们的导游图,接触到的都是学院和学会认可的一些“大师”。他们总是在译已经成为传统的东西,对正在发生的无从了解。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令人悲哀:中国的现代诗歌将沦为西方传统诗歌汉语译本的摹本。我怀疑那些非诗人的译匠,并对他们的译介保持警惕。在翻译界的选择之后,诗人们的再度选择又令人失望,流淌在血液中的传统决定我们只会选择适合我们胃口的软东西,撞击和刺激便消失了,一切又回到原先的和谐之中。于是西方便成了我们重塑的西方,世界成了我们臆造的世界。
二、目前诗坛的泛道德倾向和狭隘的文本主义严重阻碍着现代诗的多元发展,十年前曾经显现出的多种可能性如今已变得非常单一。“非非”今何在?“整体”都跑到哪儿去了?“莽汉”还莽吗?如果说这是流派消失的结果,那代表上述写作倾向的个人又在哪儿呢?一个诗人的自杀竟会使以他为代表的那路诗一跃而成为诗坛的主流,这是新闻事件对诗歌发展的导引。世纪末的诗坛上充斥着现代面具下的低吟浅唱,诗人们嚷嚷着“词”、“词语”,却不知道如何去找它发生的所在。从文化到文化,从典籍到作业本,这一代诗人完成的极可能仅仅是过渡、文化的传承,难道一代书生的木讷面孔就是我们的宿命?创造力的丧失和生命力的萎缩比那令我们心猿意马的生存压力更加可怕,“挺住”绝不“意味着一切”!只有进攻的姿态才有创造发生的可能。不要一提“后现代”就哆嗦,我想对那些“恐后症”患者说句话:所谓“后现代”绝不仅仅意味着主义和流派,当一种思潮发生了,呈现在大家面前,而我们自身的环境也正在一天天的改变,我们的写作不可能毫无变化吧?这种变化难道仅靠意象的置换就可以完成吗?文本主义的时代正在过去,我们的身体渐渐暴露于词语的外衣被扒掉后的阳光中。
三、诗歌理论界的窘迫令诗人们难以获得应得的自足感。有人提到小说家们的从容自得,并不完全是影视光顾与市场挂钩的结果,在某种程序上它得益于小说理论界迅速的甚至是仓促的反应,你说它乱贴标签也好滥造新词也好,他们的工作起码是在进行之中。诗歌理论界像一张表情暧昧的脸,这种暧昧不知是有所悟还是有所惑,每个人都像是指点江山的战略家,诗人们在尔等眼中不过是一粒粒棋子,走不走你这个棋要看有没有战略上的需要(与你的诗写得好坏无关)。连总结都做不好的诗歌理论界更不要提预见和导引。诗人兼作的理论家们更多只是一些山头主义者,像“中年写作”的提出,难道几个人的写作方式和状态可以当作一种理论向诗坛推广?“中年写作”者们是否经历过他们指责的“青春写作”?从未“青春”过的人抱住了“中年”这个意味成熟的词。理论也是写作,理论家也是作家,成熟与否首先是要看他是否找到一种个人的批评文体,而不是靠说出什么可能是所谓“新的”见解。

(1996)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

本文链接:https://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285.html

分享给朋友:

“《我看今日之诗坛》——伊沙” 的相关文章

《有话要说》——伊沙

《有话要说》——伊沙

点击下载 一位美国诗人(请原谅我未能记住他的名字)把诗歌在当代生活中的作用概括为“便条”。这是迄今为止我所听到的关于现代诗歌最懂行最具发现性的说法,你可意会,我不能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去阐释它一个字。        ...

《究竟谁疯了》——伊沙

《究竟谁疯了》——伊沙

点击下载电子版作为“盘峰诗会”的参加者,我清楚地记得在那个会上有一位非常超脱的人。这个人在会上的发言中谈笑风生还颇懂幽默,在会下曾来我和侯马的房间与我、徐江、侯马、于坚做过一个中午的交流。此人在“盘峰诗会”第一天的晚上神秘地消失,据我所知是赶另一场“学术会议”去了。当天的会议休止于王家新红卫兵式的咆...

“你得是每个汗毛孔都冒诗气的人才行” ——伊沙访谈录

“你得是每个汗毛孔都冒诗气的人才行” ——伊沙访谈录

点击下载电子版“你得是每个汗毛孔都冒诗气的人才行”——伊沙访谈录里所:你在受奖词里说“我需要肯定”,这令我印象深刻。连续10年半做《新诗典》,其实每天你都在推荐别人的诗歌,推荐便是一种肯定,给每首诗的点评语,你依然是在肯定和鼓励别人。我知道你是非常自信的人,不管是人生态度还是诗歌态度。为什么依然需要...

沈浩波评伊沙《唐》:吐气为诗舞长卷

沈浩波评伊沙《唐》:吐气为诗舞长卷

点击下载吐气为诗舞长卷沈浩波    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师承,或秘密,或公开。在我自己的诗歌传统中,曾经有过一长串中国诗人的名字,我承认,我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驾驶着诗歌的快车,试图超越每一个具体师承的路标。几年以来,在内心佩服的名单上,一个个曾经闪亮的名字被我...

中国台湾针对现代诗创作风格的争论事件

中国台湾针对现代诗创作风格的争论事件

点击下载电子版现代诗论战中国台湾针对现代诗创作风格的争论事件    现代诗论战,又称为关唐事件,是台湾在1972年至1974年间,针对现代诗创作风格的争论事件。源于关杰明、唐文标等人撰文批评当时台湾诗坛过度模仿西方现代诗,具有逃避现实之倾向。由于其批评全面且措词严厉,引...

臧棣:北岛,不是我批评你

臧棣:北岛,不是我批评你

点击下载电子版  第一部分 诗歌批评与“党同伐异”罗向前:你的长篇批评文章《诗歌政治的风车:或曰古老的敌意》在朋友间传阅,说实话,我读了之后有点感到吃惊。吃惊的原因,倒不是你的批评风格,而是你打破了你对你自己立下的一个批评的规矩。你曾说,你的批评不会针对诗人,尤其不会针对当代诗人...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