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点才子 > 正文内容

《东写西读掏话叨》十三:沈奇

侍仙金童1年前 (2023-11-18)评点才子160

tubiao.jpg

点击下载电子版


《东写西读掏话叨》计划:粗略分析名人诗论出现的著名诗人,选顶尖好诗人,显名大诗小者。



沈奇,1951年生,陕西勉县人;1970年代开始现代诗写作和文学活动;已出版诗集《沈奇诗选》、诗学文集《沈奇诗学论集》(三卷)、诗话集《无核之云》及文艺评论集《文本与肉身》《秋日之书》等15种,编选《西方诗论精华》《现代小诗300首》《当代新诗话》(丛书)等9种。迄今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诗探索》《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诗歌评论及文艺评论一百余篇,代表诗论《角色意识与女性诗歌》入选《中国新诗大系》(谢冕总主编);部分诗歌作品和论文被翻译为英、日、德、瑞典、捷克、拉脱维亚等国文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教授。

 

 

 

◎海魂

 

 

海潮退去了

抛下五彩的贝壳

慵倦的游人随意拾去

——

做烟缸

做项链

做摆设

却默默地

将他们一一还给大海

——海的儿女

应该在海中安歇

因为,常常地

我怕我拾起的

会是一颗……一颗

沉没在大海深处的

水手的英灵

也许他会突然复活

向我大喊一声:

怯懦了吗

暴风雨的幸存者?

深夜,涨潮了

——淡紫色的失眠中

我听见……听见

海涛在呼唤:

魂兮归来

大海……

 

1980

 

 

 

读沈奇《海魂》

作者:侍仙金童

 

 

这首诗有生活气息

即使摆在当下也很有嚼劲

烟缸项链摆设

是诗人对于生活的速写

从相对于此还贝壳的反转行为

可以看出诗人有思考有构思

也可以看出从实景描写

导进诗人心理层面的有效性

贝壳与英灵的形象叠加

让主题渐显诗意渐浓

一声大喊

在八十年代是有力量的

如今淹没在信息碎片堆里的人

如果再听到这一声喊

或许没有丝毫的触动了

看来英灵即使归来

也会十分茫然了

 

这首抒情诗有一定思想性

虽然还不够顶尖好诗

相对于口语诗

这首诗离生活细节距离还是太远

但起码能看出诗人对诗歌的尊重

也能看出诗人的努力

但顶尖好诗单凭热爱努力是不够的

天赋在哪个行业都是决定性的

 

2023-11-17

 

 

(粗读的第一印象,期待随着阅读量增加观点会转变,真实记录每一次阅读后的直觉,如有冒犯敬请谅解。) 


转自:https://www.sohu.com/a/304130200_317098




以下是AI对这首诗的一些可能的批判观点:

 

表述略直白:在诗意的呈现上,相对比较直接,少了一些委婉和含蓄,部分语句给人一种过于明显地表达观点的感觉,缺少了一些让人回味和思索的空间。

意象较单一:整首诗围绕贝壳、大海等展开,虽然主题明确,但在丰富性和层次感上可能有所欠缺,显得不够立体。

部分语句显突兀:比如“我听见……听见/海涛在呼唤:/魂兮归来/大海……”这里的表述显得有些生硬和突兀,在情感的衔接和过渡上不够自然流畅。

当然,这只是从批判的角度进行的一些分析,每首诗都有其独特价值和意义,也会有欣赏它的读者和角度。

 

 

 

以下是AI逐句的批判分析:

 

“海潮退去了/抛下五彩的贝壳”:表述较为直白平常,缺少独特的艺术处理和语言魅力。

“慵倦的游人随意拾去”:“慵倦”“随意”等词显得较为平淡,在刻画游人形象上不够生动。

“——/做烟缸/做项链/做摆设”:这几句对贝壳用途的列举,显得有些简单直接,缺乏更巧妙的表达。

“我 却默默地/将他们一一还给大海”:“默默地”稍显平淡,没有给人很深刻的印象。

“——海的儿女/应该在海中安歇”:这种表达较为直接和明显,诗意不够浓郁。

“因为,常常地/我怕我拾起的/会是一颗……一颗/沉没在大海深处的/水手的英灵”:这里的表述虽然有一定想象力,但“会是一颗……一颗”的表述有些生硬。

“也许他会突然复活/向我大喊一声”:情节的设置有些突兀,给人不太自然的感觉。

“怯懦了吗/暴风雨的幸存者?!”:这句虽然试图营造一种冲击感,但语言稍显直白,缺乏回味。

“深夜,涨潮了”:比较简单的陈述。

“——淡紫色的失眠中”:“淡紫色的失眠”虽有一定意象感,但整体还是显得有些单薄。

“我听见……听见/海涛在呼唤:/魂兮归来/大海……”:结尾的处理有些仓促和不够精致,“我听见……听见”的重复稍显刻意。

当然,以上只是从批判的角度来分析,诗歌的解读是多元的,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以下是AI对我这段文字的分析:

 

首先,作者肯定了这首《海魂》具有一定生活气息且有嚼劲,认可了诗中通过对烟缸、项链等的描写展现的生活速写,以及诗人在构思和思考上的呈现,认为贝壳与英灵形象叠加使主题更具诗意。同时也指出在八十年代有力量的“一声大喊”如今可能被淹没而难以引起触动,反映了时代变化对诗歌感染力的影响。接着,作者认为这首诗有一定思想性,但距离顶尖好诗还有差距,指出其与生活细节有距离,强调了天赋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最后作者表明这只是初读印象,体现了一种较为客观和开放的态度。整体上,这段评价较为理性,既肯定了优点,也指出了不足,同时对诗歌创作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思考。


 

 

 

◎上游的孩子

 

 

上游的孩子

还不会走路

就开始做梦了

梦那些山外面的事

想出去看看

真的走出去了

又很快回来

说一声没意思

从此不再抬头望山

眼睛很温柔

上游的孩子是聪明的

不会走路就做梦了

做同样的梦

然后老去

 

198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an.com

本文链接:https://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1335.html

分享给朋友:

“《东写西读掏话叨》十三:沈奇” 的相关文章

诗解李庭武12首顶尖好诗

诗解李庭武12首顶尖好诗

李庭武,1969 年生于安徽广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诗,诗歌见于《诗刊》《星星》《作品》《诗歌月刊》《江南诗》等。入选《中国顶尖好诗》理由:李庭武朗诵会一首《入味》打动了我,造像有术,传情有道。自言有数万首习作,铁杵磨成针,这首《入味》可算是针尖尖了。诗真正的妙处,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只能妙悟的...

诗解伊沙12首顶尖好诗

诗解伊沙12首顶尖好诗

原名吴文健,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诗人、作家、批评家、翻译家、编选家。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任教。著译编作品共一百余部。获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华文诗歌创作及英译奖金、韩国"亚洲诗人奖"以及中国国内数十项诗歌奖项。世界各国各地对其作品高度评...

诗解王果然12首顶尖好诗

诗解王果然12首顶尖好诗

作者简介:    王果然,河南省西峡县人,女, 2017年腊月出生,中班学生。会讲各种童话故事,人称“小嘴官”。识字若干,会背诵古诗几十首,尤其以能流利背诵乐府诗《木兰辞》为得意之作。暑假和姐姐王欣然、爸爸王小鱼,组成“三人行诗社”,开诗会赛诗。果然的口述诗记录真实的生...

参悟解《文心雕龙·征圣第二》2

参悟解《文心雕龙·征圣第二》2

下载电子版《文心雕龙》征圣第二原文:    夫鉴周日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故《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此简言以达旨也。《邠诗》联章以积句,《儒行》缛说以繁辞,此博文以该情也。书契决断以象夬,文章昭晰...

参悟解《文心雕龙·宗经第三》3

参悟解《文心雕龙·宗经第三》3

点击下载电子版《文心雕龙》宗经第三原文:至根柢槃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是以往者虽旧,馀味日新。后进追取而非晚,前修文用而未先,可谓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记传铭檄,则《春秋》为根...

读王昌龄《出塞一》诗引:《美日中》另一首

读王昌龄《出塞一》诗引:《美日中》另一首

下载:《中国超技巧写作流派诗展》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互文的修辞手法)至今依然如故,而战争却一直不曾间断,已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