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诗歌批判之六:评读《青花瓷瓶》
青瓷花瓶
烧掉那些热东西
火焰是为了冷却不朽事物
冰凉之色为瓷而生
一点青痕仿佛记忆尚存
感觉它是经历过沧桑的女子
敲一下 传来后庭之音
定型于最完美的风韵 不会再老了
天青色的脖颈宛如处子在凝视花之生命
内部是老妇人的黑房间
庭院深深深几许
怎样的乱红令她在某个夏日砰然坠地却没有粉碎
已经空了些年
那么多夏季之后
我再也想不出还可以把什么花献给它
有一次我突然把它捧起来
察看底部
期望着那里出现古怪的文字
却流出一些水来
2005年
青瓷花瓶
烧掉那些热东西
火焰是为了冷却不朽事物
冰凉之色为瓷而生
(这样的诗都是故弄玄虚的代表作,“烧掉热东西”要表达什么?纯粹的虚构诗意。“火焰是为了冷却不朽事物”,也是词语游戏,一热一冷又不朽,完全是想把读者拉入一个毫无意义的联想陷阱。“冰凉之色”本有诗性,但放在这个胡乱组合的语境中,立即花容失色。)
一点青痕仿佛记忆尚存
感觉它是经历过沧桑的女子
(前面写很多,其实就是为了“经历过沧桑的女子”的出场做铺垫,但是这个设置有美感吗?有沧桑感吗?除非读者强行将自己的联想力与于坚并轨,否则不可能。这种写法就是强奸民意,违背读者自由意志。前面的铺垫太狭窄,不强行通过根本抵达不了于坚构建的所谓诗境,也许是他自以为的世外桃源。)
敲一下 传来后庭之音
(于坚创造的词“后庭之音”,也许能勾起读者想象,但这是一种浪费,毫无意义。)
定型于最完美的风韵 不会再老了
(这是盯着具象造句的产物,没有什么名堂。)
天青色的脖颈宛如处子在凝视花之生命
(妄想将散文性的文字诗化,也很平庸,但能忽悠人。)
内部是老妇人的黑房间
庭院深深深几许
(纯粹僵硬的想象力,花瓶的空腔如此比喻,有什么存在价值。我此时想象出的画面,就是于坚面对着花瓶丑女效颦地在那里猛堆粉底。)
怎样的乱红令她在某个夏日砰然坠地却没有粉碎
(不着边际的叙述和抒情,未附着任何事件的空中楼阁。)
已经空了些年
那么多夏季之后
我再也想不出还可以把什么花献给它
(如果读者不拼命地添油加醋进来,这首诗就是壳是僵尸,而且即使读者费心了,这首诗形式上也无法给读者交代,太平庸了,毫无波澜难为所动。)
有一次我突然把它捧起来
察看底部
期望着那里出现古怪的文字
却流出一些水来
(读者也是满怀期望地捧起于坚的诗集,察看底部,倒是看到了尽是些古怪的文字,可惜流出来的也就是些平淡无奇的水。那个差不多拿遍国内几乎所有大奖的黄金矿脉呢?怎么就是水?)
2005年
(必须指出这是于坚47岁的作品,叫荒诞诗比较贴切。)
于坚写诗有硬造的迹象,前面五首都有这个现象。什么是硬造,就是压根没有在内心深处触动于坚,他只是为了完成一首诗的创作,在那里盯着一个具体的物或者回忆去机械地去构思去打捞去写,《骑烟的邮递员》就是盯着毫无诗意的个人投稿取悦编辑地写、《种植死亡》就是盯着个人回忆漫无目的粗糙地写、《米罗画册》就是抓取一段购书过程无聊地企图挖掘出诗意、《撒哈拉沙漠》是臆想一个场景滥造一个毫无意义的文字拆解的童话故事、《故乡》本应该是会出彩的题材,也被于坚写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浪费了一个好框架。
青瓷花瓶的于坚
作者:侍仙金童
烧掉那些奖杯
火焰是为了冷却于坚的贪念
冰凉之色为于坚而生
一点青痕仿佛记忆尚存
感觉它是经历过沧桑的男子
敲一下 传来前裂之音
定型于最虚妄的诗风 衰老将加速
天青色的脖颈宛如处子在渴望读者之赞美
内部是老于坚的黑房间
庭院深深深几许
怎样的滥名气让于坚在某个夏日砰然坠地却没有粉碎
已经空了些年
那么多夏季之后
我再也想不出还可以把什么花献给它
有一次我突然把于坚捧起来
察看底部
期望着那里出现古怪的文字
愿望实现了
却流出一些水来
2023-6-1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