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点才子 > 正文内容

《东写西读掏话叨》十:杨匡汉

侍仙金童1年前 (2023-11-16)评点才子187

tubiao.jpg

点击下载电子版


《东写西读掏话叨》计划:粗略分析名人诗论出现的著名诗人,选顶尖好诗人,显名大诗小者。


杨匡汉:1940年生,上海宝山人。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别工作于内蒙古日报和内蒙古大学。1979年起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港室主任、《文学评论》副主编、当代室主任、文学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战士与诗人郭小川》(合作)、《艾青传论》(合作)、《诗美的奥秘》、《缪斯的空间》、《创作构思》、《诗美的积淀与选择》、《渔阳三叠》、《中国新诗学》等,并主编《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中国现代诗论》、《共和国文学五十年》、《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验》、《中国当代文学》等著述三十余种,获奖多种。

 

 

《村庄》

 

 

村庄,一片寂静的土地,

在那里,时光流消得慢,

人们,仿佛是天生的农耕者,

在那里,从不会有人感到孤独。

 

 

 

杨匡汉《村庄》

作者:侍仙金童

 

扫一眼就能定性

毫无文采的散文分行

这种文字自己练笔收藏

拿出来展览有点献丑

如果是无名之辈

大家看一眼也就算了忘了

但是文坛身份显贵的人拿出来

起码也是自己当宝贝看的

这是盘峰论争第二位

知识分子学院派代表

评论家好在未自诩为诗人

仅有的尚带一丁点诗性的文字

“天生的农耕者”反而让人别扭

从不会有人感到孤独

作者妄想制造的空间感

却给读者留下了空洞之感

总之对读者来说

顶多算是毫无益处的

自恋练笔小文而已

纪念艾青《礁石永远站立》

可以看出杨匡汉的诗坛活跃度

但问题是

如果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欠佳

又在诗坛评论界非常活跃的话

扪心自问这样合适吗

伪专家只会让伪诗理论横行

最终导致劣质诗歌作品丛生

 

2023-11-16

 

(粗读的第一印象,期待随着阅读量增加观点会转变,真实记录每一次阅读后的直觉,如有冒犯敬请谅解。) 




以下是AI对这首诗的一些可能的批判观点:

 

从内容丰富度上看,整首诗对村庄的描述比较简略和笼统,只是简单提及了寂静、时光慢以及人们的农耕身份等,缺乏对村庄更具体细节和独特风貌的展现,给人感觉较为单薄。

在表达技巧方面,整体比较平淡和直接,语言运用上缺乏一些灵动性和感染力,没有特别出彩的词句或新颖的表达方式来突出村庄的特质,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情感传递上,虽然提到人们不会感到孤独,但这种情感的刻画不够深入和细腻,没有充分挖掘出村庄生活对人的深层意义和情感连接,显得有些表面化。

在主题深度上,对村庄的理解和阐释不够深刻,只是停留在一些比较浅显的层面,没有进一步探讨村庄所蕴含的文化、历史等更有价值的内涵。

当然,这些批判只是基于一定的视角和标准,每首诗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的理解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AI逐句批判:

 

“村庄,一片寂静的土地”:描述过于简单直接,缺乏对寂静更细腻的刻画和独特的表达,给人感觉比较普通。

“在那里,时光流消得慢”:只是直白地说出时光慢这一特点,没有通过具体的意象或场景来生动体现,显得有些空洞。

“人们,仿佛是天生的农耕者”:表述比较平淡,没有深入展现农耕者的形象、劳作场景或精神特质等,缺乏深度和细节。

“在那里,从不会有人感到孤独”:这样的表述较为绝对和片面,没有足够的支撑和说服力,且没有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会感到孤独,让人觉得有些想当然。总体而言,这首诗在表达和内涵上都有可提升的空间。

 

 

 

以下是AI对我这段文字的分析批判:

 

作者开篇就对杨匡汉的《村庄》给予了非常直接且负面的评价,认为这只是毫无文采的散文分行,批判较为尖锐和不客气。作者指出对于无名之辈这样的作品可能不会被重视,但对于有文坛身份的人拿出这样的作品不太合适,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人们对知名人物的作品往往有更高的期待。对诗中“天生的农耕者”和“从不会有人感到孤独”等表述,作者认为存在别扭和空洞的问题,这显示出作者对诗歌语言表达和意境营造有较高的要求和独特的见解。

然而,作者的批判整体上稍显绝对和主观,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作者创作的背景、意图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杨匡汉在诗坛的活跃度与创作水平的关联,作者的质疑和担忧有一定合理性,但一概而论地认为活跃的评论家如果创作水平欠佳就不合适,也有失偏颇。最后关于伪专家和伪诗理论的论断,虽然反映了作者对诗坛不良现象的不满,但这样的表述可能会引起争议,也可能会忽视一些复杂的情况。总之,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的鲜明态度,但在全面性和客观性上可能存在一些不足。




 

《秋天的午后》

 

 

秋天的午后,枫叶像火一样红,

微风拂过,落叶飞舞,仿佛在跳舞。

我静静地坐在长椅上

看着这美景,心中也跟着舞动。

 

 

《月光下的静谥》

 

 

在月光的照耀下,

世界变得安静而平和,

我走在这静谥的夜色中,

仿佛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时光荏苒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我们的青春年华也随之流逝。

我们曾经有过的梦想,

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黯淡。

 

 

《追寻》

 

 

追寻,是一种勇气,

是不断探索未知的力量。

我们在追寻中成长,

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方向。


转自网络:http://www.bjdcfy.com/qita/zgsgfzjs/2015-12/444347.html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an.com

本文链接:https://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1329.html

分享给朋友:

“《东写西读掏话叨》十:杨匡汉” 的相关文章

诗解赵克强12首顶尖好诗

诗解赵克强12首顶尖好诗

赵克强,四川绵阳,60后,属虎;诗作入选《新世纪诗典》《磨铁读诗会》《中国口语诗年鉴》《奔腾诗歌年鉴》。有诗集《我告诉你什么叫穷凶极恶》《假牙》。荣获2019NPC李白诗歌奖铜诗奖。2022第六届谷熟来禽诗歌奖。入选《中国顶尖好诗》理由:在平凡生活的岸边,频频垂钓起金句,同钓者惊其技,闲逛者惊其鱼。...

诗解臧北12首顶尖好诗

诗解臧北12首顶尖好诗

臧北,本名高超,1976年生,江苏泗洪人,现居昆山。主要写作诗歌、小说,有作品发表于《诗刊》、《作家》、《新华文摘》等,著有诗集《有赠》(作家出版社)、《无需应答》(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入选《中国顶尖好诗》理由:安静与天地与灵魂低语的诗人,思考交流而不求答案。一些不起眼的文字被他安放在恰当的位置,就...

诗解湘莲子12首顶尖好诗

诗解湘莲子12首顶尖好诗

湘莲子,本名肖功莲。湖南衡阳市人,广东东莞某医院任职,诗人,心理治疗师,主任护师。2021年喜获李白诗歌奖“新世纪中国十大诗人奖”“新世纪中国十大女诗人奖”“新世纪中文诗歌百大诗星”“《新世纪诗典》常青藤诗人”荣誉。入选《中国顶尖好诗》理由:《锋刃》2010衡山诗会版,湘莲子的诗就鹤立鸡群,之后与伊...

参悟解《​文心雕龙·原道第一》1

参悟解《​文心雕龙·原道第一》1

下载:《中国超技巧写作流派诗展》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南北朝刘勰创作的文言文 《原道第一》是《文心雕龙》的首篇,通过“文”、“自然之道”和“圣”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人文”的起源及其发展。原文: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1),以垂丽天之象;...

参悟解《​文心雕龙·原道第一》3

参悟解《​文心雕龙·原道第一》3

下载:《中国超技巧写作流派诗展》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南北朝刘勰创作的文言文 《原道第一》是《文心雕龙》的首篇,通过“文”、“自然之道”和“圣”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人文”的起源及其发展。原文:爰自风姓(15),暨(16)于孔氏,玄圣(17)创典,素王(18)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

参悟解《文心雕龙·征圣第二》3

参悟解《文心雕龙·征圣第二》3

下载电子版《文心雕龙》征圣第二原文:是以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易》称“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故知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辩立有断辞之义。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辞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圣人之文章,亦可见也。颜阖...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