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谕翻译诗百首》57-60
申明:本系列为纯诗歌学术讨论,目的是探索真诗,无他。
57、贞人或是诗人的前身
诗歌的缘起是向神明祈祷
实现天人相通
贞人或许就是最早的诗人
灵机一动应该是相通的开关阀门
而天人相通是要有确定结果的
在人的喜怒哀乐的表达上则不同
诗文里的灵机一动只需似通非通
并不追求祭祀卜卦结论的确定性
毕竟诗创和祭祀级别不同要求也不同
下面我们看下甲骨卜辞例
与屈原诗文里的灵机一动的区别:
前辞:"癸卯卜,争贞"
(占卜时间与贞人)
命辞:"旬亡祸?"
(未来十天有无灾祸?)
占辞:"王占曰:有祟。"
(商王解读兆纹认为有灾)
验辞:"五日丁未,允有来艰。"
(五天后果然有祸事)
占卜的灼龟或揲蓍操作
让祭祀的灵机一动可视化了
而诗创中的修辞尤其是比喻
就对应着占卜的灼龟及揲蓍
若有若无的占辞就藏身于修辞中
占辞会因不同的读者中差异化显现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我本以为兰草可靠啊
谁知它虚有其表内无实德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抛弃自身美质去追随流俗
苟且混入众芳之列
“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
花椒专横谄媚又傲慢啊
茱萸也想冒充香草挤进佩囊
屈原香草系统的隐喻就是灼龟揲蓍
这里的灵机一动是屈原直觉到
兰椒樧正好能对应楚国政坛人物
兰:指变节的旧盟友(或弟子)
椒:影射令尹子兰(怀王幼弟劝王入秦)
樧:泛指趋炎附势的次要奸臣
回看楚国被秦灭屈原只能获取小灵感
而不具备贞人祭祀获得高级态的启示
否则楚国在面对强秦时必有破解之法
所以屈原是优秀的诗人但政治能力欠佳
2025-8-7
58、当代屈原
秦国的强大源自地理位置优势
使其受到波斯制度和冶金技术的影响
屈原在《问天》丝毫没有触及到这点
说明虽然掌握了天量生僻字的准确运用法
却没有在知识层面跃迁上升到更高智慧层
如今的中西方军事和文化的博弈中
当代的屈原周围有没有兰椒樧呢
他是不是仍然安于香草美人小资情怀
疏于国际局势的洞察和顶层设计的谋划呢
2025-8-7
59、屈原的女性化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他们弹劾我佩带蕙草啊
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
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
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那些女人妒忌我的丰姿
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
专家认为屈原以男女关系影射君臣关系
是《离骚》独创的香草美人体系核心
如果真是如此屈原显然失算了
他的灵机一动在此实为鬼机一动了
因为显然故意将自己进行女性化包装
实在是愚蠢至极的艺术处理
而真实情况可能屈原确实有女性化倾向
从他的生活情趣和诗文的碎碎念可见一斑
从他爱揣摩细节在宏达命题上又不着边际看
楚怀王对其先重后弃推测其政治能力不实在
2025-8-7
60、文化先锋Z治幼稚
屈原的局限性本质是
“高尚者的困境”
他的失败恰因品德太高手段太纯
但正是这种不现实的执着
使其成为中国文化的永恒坐标。
所以屈原并不适合做政治家
这或许就是楚怀王屡试不爽弃之原因
但是至今文则仕惯性还在影响朦胧诗人
他们也有所谓高尚者的困境
他们也有屈原一样的愤怒
还同样有屈原一样的不反省不自知
以为国家交给他们就能次日换新颜
这其实和屈原一样Z治幼稚过于理想化
而且这种幼稚一旦成势还会误国
自然楚怀王也会厌弃朦胧诗人
当然这也不影响朦胧诗的文化坐标
在这个点上Z治和文化是可以划分开的
2025-8-7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