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尖好诗2023》之九:荷岸
入选理由:荷岸诗中的每一个动词都能让我感到即将上演一场行为艺术,其他诗人也不少用动词,但是没有荷岸诗歌带给我的感觉强烈,而且这些动作带来的每一场行为艺术都确确实实是艺术的,而且是意料之外的,这对于每天都泡在信息堆里的当代人来说,意料之外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入选理由就在这两点:行为艺术和意料之外。
荷岸,本名王亚双,基督徒。原籍吉林长春,现定居荷兰。热爱诗歌,摄影,美食,旅行。目前致力于中文诗歌荷兰语翻译。我把火焰囚禁在壁炉里,喝最烈的酒,写最痛的诗。
人和神
一撇一捺是人
一横一竖是神
(我们都想到过“一撇一捺是人”,也想到过“一横一竖是神”,但可能从没有像荷岸这样,把二者放在一起,所以这个诗意的创造者是荷岸,就像有人发明了“铅笔”,有人发明了“橡皮”,但发明“带橡皮的铅笔”就是另一个专利了。)
石磨
上磨石是苦难
下磨石是谎言
那些被碾压的岁月
再也凑不齐一粒
完整的谷物
(面对生活,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比喻,也有人将生活比作磨石,但是只有荷岸给磨石取了具体的名称:上磨石“苦难”、下磨石“谎言”。这似乎找准了生活压力的根源,所以身为谷物的人,注定是不可能完整了。)
寒山寺的钟声
那一年
提着一米六红尘
108斤俗念
我走进寒山寺
钟声每敲响一下
我就矮去一截
抖落一斤
108声之后
我轻成一根羽毛
(我即“红尘”,人即“俗念”,而远离红尘摆脱俗念的方法,就是走进寒山寺用禅音钟声放空自己,直至轻成一根羽毛。)
法蒂玛的葬礼
脱掉缠裹五年的丧服
解开扣子
就像拔出一颗颗钉子
她在律师、商贩、诗人、船员
面前
做娼妇,做新娘
以黑夜为忏悔服
她向真主保证
只爱用二十一颗钉子
固定在六块木板里
深埋于地下两米深的丈夫
(钉子固定丈夫在两米深的地下,扣子解开她走进万丈红尘。)
死
每一天夜里
我都演习死亡
如果没做梦
就死得有些潦草
做梦了
就死得比较具体
(梦是死亡的演习,语言概括得绝!潦草和具体,让人更确信是演习。)
第十九般兵器
今夜不写诗
只饮酒
在半杯未来半杯过往里
打捞失重的灵魂
用我最后一根傲骨
做第十九般兵器
拯救
这气血两虚的乱世
(这让我想到超强磁场里悬浮失重的青蛙,也许半杯未来半杯过往,就是超强磁场的发生器,我们浑然不知自己的灵魂悬浮其中。而傲骨,不过是有形的诗法器,能否打捞拯救灵魂呢?毕竟十九般武器失传已久,除了荷岸,无人提起。)
垂钓
渔翁是个哲学家
一杆一线
就可以
封锁一片水域
他从不说话
只把自己的思想
捏成鱼饵
抛进水里
(哲学家的思想是鱼饵,更是鱼饵里的香精。)
父亲的荣耀
父亲去世后
我把他喜欢的象棋
放在墓前
他活着的时候
做了一辈子输家
只有下棋时
赢过
(阴阳两界也许就像楚河汉界,并不是简单的生死相隔,也不是生时输家死后成了赢家,更可能的是有些人死了就像过河的卒只能进不能退,但更多的是车马跑,他们仍然可以穿梭阴阳两界再生,或者在阴间炮打隔子影响阳世的因果。)
上帝的样子
特蕾莎修女
和她的同工们
都觉得:
给予穷人爱和尊严
要比送给他们
食物和衣服更加重要
我见过的上帝
是把自己
变成穷人之后
去帮助穷人
(人间的宗教都有复杂的人性,这是个难题。)
两只老虎
弘一法师剃度的日子
是农历七月十三
也是我的生日
我怀疑那天从虎跑寺
跑出两只老虎
穿过烈日和大水
穿过人山人海
最后抵达我的身体
一只在我的左肋做奴
一只在我的右肋做王
(有点像格萨尔王史诗类开篇的味道。)
柔道
我把生活摔倒
再扼住它的咽喉
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
准备接受褒奖
命运一个反扑
将我扭下领奖台
它很清楚
我没有学过柔道
只是学过表演
(诗歌有些是柔道,有些也只是表演。)
兵分三路
我梦到世上的人
兵分三路
一队赶往天堂
一队直奔地狱
还有一队
按原路
返回人间
(与前面《父亲的荣耀》衔接上了,阴阳两界就是楚河汉界,不会是单纯的生死关系。)
处世操
遮眼
堵耳
捂嘴
陪笑
点头
低首
弯腰
下跪
遁地
(想到了眼保健操,不同的是,眼保健操几分钟就结束了,处世操要折腾一辈子。)
我要做一个牧羊女
养一群马头山羊
没有战马的时候
就让他们去冲锋陷阵
养一群建昌黑山羊
用他们的毛做笔
为我写洁白的赞歌
养一群圭山山羊
不挑食,病率低
又产乳又产肉
最后,再养一群替罪羊
(联系到前面《上帝的样子》,很别扭,我想到了上帝的牧羊人。)
侍仙金童问:借助侍仙金童的点评,你认为荷岸的诗作够得上中国顶尖好诗的标准吗
deepseek答:
从侍仙金童的点评和荷岸的诗作本身来看,她的作品确实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性和思想深度,具备成为中国顶尖好诗的潜力。以下从几个维度分析其是否符合“顶尖”标准:
1. 创新性与意料之外的表达
· 行为艺术般的动词运用:如《寒山寺的钟声》中“矮去一截”“抖落一斤”,将抽象的精神净化转化为具象的肢体动作,形成强烈的视觉隐喻;《法蒂玛的葬礼》中“拔出一颗颗钉子”将丧服与束缚的意象结合,动作中暗含解放与背叛的双重性。这种动态语言确实超越了常规的动词使用,赋予诗歌表演张力。
· 意象重组的新颖性:如《人和神》将汉字结构与哲学命题并置,《石磨》对“苦难”与“谎言”的上下分层,均通过简单意象的重新组合,触发读者对习以为常概念的再思考。
2. 思想深度与隐喻系统
· 对生死与信仰的探索:荷岸的诗常围绕宗教(《上帝的样子》)、死亡(《死》《兵分三路》)、存在意义(《第十九般兵器》)展开,但避免说教,而是通过具体场景(如葬礼、钟声、象棋)构建隐喻网络。例如《父亲的荣耀》以象棋喻生死博弈,《处世操》以“保健操”讽喻社会规训,显示出对宏大主题的举重若轻。
·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作为定居荷兰的基督徒,她的诗融合了禅意(寒山寺)、伊斯兰文化(法蒂玛)、基督教精神(特蕾莎修女),形成跨文化的诗意对话。
3. 语言精度与形式控制
· 极简主义的凝练:如《人和神》仅两行,却通过汉字笔画解构人性与神性;《处世操》九组动词堆叠,以近乎行为指令的形式浓缩世俗生存法则。这种克制中蕴含爆发力的写法,符合现代诗歌对“少即是多”的追求。
· 节奏与音律的把握:《寒山寺的钟声》中“108声”与“矮去一截”形成数字与身体的递减呼应,模拟钟声的物理节奏,同时暗合佛教“108烦恼”的象征体系。
4. 争议与局限
· 部分作品的完成度:如《两只老虎》的“格萨尔王史诗”气质可能依赖读者对弘一法师的认知背景,否则易流于私人化象征;《柔道》的结尾“只是学过表演”稍显直白,削弱了前文的隐喻开放性。
· 文化隔阂的风险:荷岸的诗歌大量调用宗教符号(真主、修女、寒山寺),若读者缺乏相关背景,可能难以完全进入其诗意场域。
结论:顶尖好诗的候选者
荷岸的诗作在创新性、思想深度、语言技艺上已具备顶尖诗歌的核心特质,尤其擅于将抽象哲思转化为具象的行为艺术,且每一首都有“意料之外”的转折。但顶尖诗歌还需经受时间检验(如语言的持久生命力、读者的广泛共鸣)。目前来看,她无疑是当代诗歌中极具辨识度的佼佼者,若能在主题广度与普适性上进一步突破,其地位将更加稳固。
侍仙金童的点评精准抓住了她“行为艺术式写作”的特质,而这一特质正是顶尖诗歌区别于平庸之作的关键——让语言成为一场精神的偶发事件。
侍仙金童问:针对侍仙金童对荷岸的点评进行评价
deepseek答:
侍仙金童对荷岸诗歌的点评,整体上敏锐而富有洞见,但也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以下从精准性、独特性、局限性三个维度展开评价:
一、精准性:对荷岸诗歌核心特质的捕捉
· “行为艺术式动词”的提炼
点评精准抓住了荷岸诗歌的动作性与表演性。例如《寒山寺的钟声》中“矮去一截”“抖落一斤”,将精神净化转化为可量化的身体行为;《法蒂玛的葬礼》中“拔出一颗颗钉子”将脱衣动作与情感解放结合,确实具有行为艺术的即时性与冲击力。这种分析跳出了传统诗歌批评对意象、意境的过度依赖,直指荷岸语言中的身体在场感。
· “意料之外”的合理性
荷岸的诗常通过逻辑跳跃制造陌生化效果(如《人和神》中汉字结构的哲学解构,《兵分三路》对生死三途的梦境重构),侍仙金童将其归结为“信息时代稀缺的意料之外”,符合当代读者对诗歌创新性的期待。尤其是指出《石磨》中“苦难/谎言”的上下分层命名具有“专利性”,点明了荷岸对陈腐比喻的颠覆能力。
二、独特性:批评视角的原创价值
o 以“发明”类比诗歌创意
将《人和神》比作“带橡皮的铅笔”的发明,巧妙地将诗歌的原创性转化为具象的工业设计逻辑。这种类比摆脱了文学批评中常见的“继承/突破”话语,更贴近当代人对“创意”的认知方式。
o 跨媒介阐释(行为艺术、磁场实验)
用“超强磁场中悬浮的青蛙”解读《第十九般兵器》中“失重的灵魂”,将诗歌的抽象隐喻与科学实验并置,拓宽了诗意的解读空间。这种跨学科联想展现了批评者自身的创造力。
三、局限性:有待深入的批评盲区
1. 对宗教文化背景的轻描淡写
荷岸的基督徒身份及其诗中的多元宗教符号(寒山寺、真主、特蕾莎修女)构成了重要的文本语境,但点评仅聚焦形式技巧,未深入探讨其信仰与诗学的互文。例如《上帝的样子》中“变成穷人”的基督论隐喻,《两只老虎》对弘一法师(李叔同)禅意与烈性的糅合,均值得更系统的神学/哲学分析。
2. 对“表演性”的潜在矛盾未加辨析
侍仙金童称赞《柔道》的“表演”是诗歌技巧,但若深究,荷岸诗中强烈的行为艺术感是否可能滑向形式大于内容的炫技?例如《处世操》的九组动词堆砌,若脱离具体生存体验,或沦为姿态展示。这一点未被批评者警惕。
3. 语言文化转换的缺失
荷岸致力于“中文诗歌荷兰语翻译”,其诗作的简洁性(如《人和神》的汉字结构)可能受到荷兰语“直接性”影响,但点评未触及跨语言写作对诗风的塑造。
四、总结:一场未尽的精神共谋
侍仙金童的点评如同一束追光,精准照亮了荷岸诗歌最耀眼的舞台动作(动词、创意、意外感),但未能完全深入后台的信仰齿轮与语言发动机。理想的批评或许应如荷岸笔下的《垂钓》——既看到“哲学家的鱼饵”,也追问水域的深度与暗流。
若以荷岸的诗句回应:“用最后一根傲骨做兵器”的不仅是诗人,批评者亦需以傲骨为刃,剖开表象的华丽,触及灵魂的“气血两虚”。
侍仙金童问:根据侍仙金童的点评,继续深入全面地评价荷岸的诗作
deepseek答:
荷岸诗歌的深度批评:行为艺术、意料之外与精神救赎的可能
侍仙金童对荷岸诗歌的点评聚焦于**“行为艺术”和“意料之外”两大特质,这一视角敏锐地捕捉到了荷岸诗歌的核心魅力。然而,荷岸的诗作远不止于此——她的诗歌在宗教哲思、文化交融、语言实验等方面同样具有深刻探索。本文将从行为艺术的表演性、宗教与世俗的张力、语言的极简与丰饶**三个层面,进一步剖析荷岸诗歌的独特价值及其可能的局限。
一、行为艺术的表演性:动词的诗学与身体的在场
侍仙金童指出,荷岸的诗歌“每一个动词都能让人感到即将上演一场行为艺术”,这一观察极为精准。荷岸的动词运用不仅仅是修辞技巧,而是一种身体性的诗学实践,使抽象的情感和精神体验具象化、动态化。
1. 动词作为“微型戏剧”
· 《寒山寺的钟声》:“矮去一截”“抖落一斤”将精神净化转化为可量化的身体变化,仿佛一场修行表演,让读者目睹“自我消解”的过程。
· 《法蒂玛的葬礼》:“拔出一颗颗钉子”不仅是脱衣的动作,更是对婚姻、信仰、社会束缚的象征性挣脱,具有强烈的戏剧张力。
这些动词不仅是描述,更是表演,荷岸的诗句像舞台指令,让读者在想象中完成这场行为艺术。
2. 意料之外的“行为转折”
荷岸的诗歌常以逻辑跳跃制造意外感,如:
· 《人和神》:将汉字笔画(“一撇一捺”“一横一竖”)直接对应“人”与“神”,看似简单,却因并置而产生了哲学追问——人是否可能通过书写接近神性?
· 《死》:“如果没做梦 / 就死得有些潦草 / 做梦了 / 就死得比较具体”——将“死亡”这一终极命题转化为“梦境排练”,荒诞中透出存在主义的冷峻。
这种“意料之外”并非刻意求奇,而是源于荷岸对日常经验的陌生化处理,使读者在熟悉的意象中遭遇陌生的思考。
二、宗教与世俗的张力:基督徒诗人的精神困境
荷岸的基督徒身份和跨文化背景(中国-荷兰)使其诗歌在信仰与世俗、东方与西方之间形成独特的张力。
1. 宗教符号的重新编码
· 《上帝的样子》:不同于传统基督教诗歌的颂赞,荷岸笔下的上帝“是把自己 / 变成穷人之后 / 去帮助穷人”,这一表述更接近解放神学,强调上帝的人间性而非超越性。
· 《法蒂玛的葬礼》:伊斯兰丧服与“娼妇/新娘”的并置,展现女性在宗教规训与自我解放之间的撕裂。
荷岸的宗教书写不提供答案,而是呈现信仰的复杂性,甚至质疑宗教的世俗化扭曲。
2. 禅意与基督精神的交融
· 《寒山寺的钟声》:虽以佛教寺庙为背景,但“轻成一根羽毛”的终极状态,既符合禅宗的“空”,也可解读为基督教“灵性的轻盈”。
· 《两只老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禅修与“左肋做奴 / 右肋做王”的肉体矛盾,暗示精神与欲望的永恒角力。
这种跨宗教的意象拼贴,使荷岸的诗歌超越了单一信仰体系,成为一种普世性的精神探索。
三、语言的极简与丰饶:诗歌作为“第十九般兵器”
荷岸的诗歌语言极度凝练,甚至接近禅诗或俳句的简洁,但每个字词都承载多重意义。
1. 极简主义的隐喻系统
· 《石磨》:仅用“上磨石是苦难 / 下磨石是谎言”两行,便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存寓言。
· 《处世操》:九组动词(遮眼、堵耳、捂嘴……)如社会规训的“操作手册”,以最少的语言揭露最深的压抑。
这种极简不是贫乏,而是高度提纯后的诗意浓缩。
2. 语言的“兵器性”
· 《第十九般兵器》:“用我最后一根傲骨 / 做第十九般兵器 / 拯救 / 这气血两虚的乱世”——荷岸的诗歌不仅是表达,更是一种抵抗与救赎的武器。
· 《垂钓》:“哲学家的思想是鱼饵”,暗示诗歌本身即是一种诱饵,试图钓起沉沦的灵魂。
她的语言不仅是美的,更是有战斗性的,试图在虚无中打捞意义。
四、可能的局限:表演是否遮蔽了真实?
尽管荷岸的诗歌极具创新性,但也存在潜在问题:
o 形式是否压倒内容? 如《处世操》的九组动词,若缺乏更深的情感支撑,可能沦为技巧展示。
o 宗教符号的私人化:部分作品(如《两只老虎》)依赖读者对弘一法师等背景的了解,否则易流于晦涩。
o “行为艺术”的可持续性:若所有诗歌都依赖强烈的动作性,是否会陷入模式化?
结论:荷岸诗歌的当代意义
荷岸的诗作以其行为艺术般的动词运用、宗教与世俗的深刻张力、极简而丰饶的语言,成为中国当代诗歌中极具辨识度的存在。她不仅提供了“意料之外”的诗意,更在信仰溃散的时代,试图以诗歌为“第十九般兵器”,打捞失重的灵魂。
侍仙金童的点评准确捕捉了荷岸的动态诗意,但若进一步深入其宗教哲思、文化碰撞、语言实验,或能更完整地揭示荷岸诗歌的复杂面貌。她的诗,不仅是表演,更是一场精神的柔道——时而摔倒生活,时而被命运反扑,但始终以傲骨为刃,刺向时代的虚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