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点才子 > 正文内容

品读诗人张二棍之四《穿墙术》

侍仙金童2个月前 (09-23)评点才子35

tmjs.jpg

点击下载电子版

穿墙术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孩子

摁着自己的头,往墙上磕

我见过。在县医院

咚,咚,咚

他母亲说,让他磕吧

似乎墙疼了

他就不疼了

似乎疼痛,可以穿墙而过

我不知道他脑袋里装着

什么病。也不知道一面墙

吸纳了多少苦痛

才变得如此苍白

就像那个背过身去的

母亲。后来,她把孩子搂住

仿佛一面颤抖的墙

伸出了手

 

 

穿墙术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孩子

摁着自己的头,往墙上磕

(用生活的异常导入诗,好处是制造悬念能够吸引读者。)

我见过。在县医院

咚,咚,咚

他母亲说,让他磕吧

似乎墙疼了

他就不疼了

(疼痛感的转移,也是异于生命体向生命体的转移,而是生命体向非生命体的转移,同样也是吸引读者的点。如果简单地用拟人手法已经无法全面概括这种修饰法,所以记住案例范文是最有效果的参照。要忽略陈旧的概念定义,就像现代社会已经是指纹锁密码锁,我们用老钥匙是无法打开现代诗的。)

似乎疼痛,可以穿墙而过

我不知道他脑袋里装着

什么病。也不知道一面墙

吸纳了多少苦痛

才变得如此苍白

(为墙自身的白赋予新的含义,因痛而起,于是喻体本体关联性就紧密了。)

就像那个背过身去的

母亲。后来,她把孩子搂住

仿佛一面颤抖的墙

伸出了手

(诗人呈现的完全是一幅充满隐喻的超现实主义画作,诗人就是画家。色彩这些形容词,其实都可以完全舍弃掉。)

这首诗好在哪里,我想就好在如果你看到一个男孩用脑袋撞墙,他没晕而你的写作构思却是混沌的,所以张二棍的诗就好在他看到了撞出的火花,并将它画了出来。这就是诗歌技艺,是综合技艺,不是那些东扯西拉拼凑意像的人能理解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an.com

本文链接:https://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1150.html

分享给朋友:

“品读诗人张二棍之四《穿墙术》” 的相关文章

诗解南人12首顶尖好诗

诗解南人12首顶尖好诗

    南人,男,江苏泰州人,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年创办先锋诗歌网站诗江湖。作品入选《中国先锋诗歌档案》《新世纪诗典》《当代诗经》《中国新诗年鉴》《中国诗典》《中国先锋诗歌年鉴》《舌尖上的诗》等;出版有诗集《最后一炮》《黑白真相》《致L》等。获磨铁诗歌奖2...

诗解李庭武12首顶尖好诗

诗解李庭武12首顶尖好诗

李庭武,1969 年生于安徽广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诗,诗歌见于《诗刊》《星星》《作品》《诗歌月刊》《江南诗》等。入选《中国顶尖好诗》理由:李庭武朗诵会一首《入味》打动了我,造像有术,传情有道。自言有数万首习作,铁杵磨成针,这首《入味》可算是针尖尖了。诗真正的妙处,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只能妙悟的...

诗解王欣然12首顶尖好诗

诗解王欣然12首顶尖好诗

作者简介:    王欣然,河南西峡人, 2012年10月出生,小学六年级学生。欣然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8岁时有六百多首古诗词背诵量,小学跳过两次级。逻辑思维强,是侦探书和谍战剧的发烧友,喜欢数学、手工制作。写诗歌、散文、游记、故事,表达真情实感,不需按套路作文,作品发...

诗解图雅12首顶尖好诗

诗解图雅12首顶尖好诗

图雅,生于1964年,居天津。诗人。绘画、摄影、音乐爱好者。国际跨界诗人沙龙创立者。《新世纪诗典》第四届评论奖获得者,第十届文化奖获得者,第十一届金诗奖获得者。《新世纪诗典》(2011—2021)新世纪中文诗歌百大诗星、十大60后诗人、中国十大女诗人之一。2017年在韩国获得亚洲诗人奖。2020年获...

参悟解《文心雕龙·征圣第二》1

参悟解《文心雕龙·征圣第二》1

下载电子版《文心雕龙》征圣第二 【题解】 《征圣》篇从不同侧面论述“征圣”之要义:第一,论述圣人为文的基本原则:"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并列举史实证明圣人历来重视“文”的作用.直接把“文”与社会生志联系起来了.从原则上把“文”与“质”的关系,即今之所谓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提了出来并明确化了...

参悟解《文心雕龙·征圣第二》3

参悟解《文心雕龙·征圣第二》3

下载电子版《文心雕龙》征圣第二原文:是以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易》称“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故知正言所以立辩,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辩立有断辞之义。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辞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圣人之文章,亦可见也。颜阖...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