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顶尖好诗 > 正文内容

《中国顶尖好诗2023》之七:张二棍

侍仙金童8个月前 (09-15)顶尖好诗218

2023.jpg

点击下载《中国顶尖好诗2023》电子版



入选理由:伊沙说诗人邢昊是山西王,阅读张二棍之后,我敢肯定张二棍也是山西王,他们的诗歌各有特色且大气磅礴蔚为壮观,在中国诗坛实属罕见,可见山西王的名号已经匹配不上他们的作品了。张二棍和邢昊的诗歌都在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表现手法上邢昊直抒胸臆畅快淋漓更激进,张二棍的作品相对含蓄婉转处理注重艺术性呈现。那么入选理由就显现出来了,就是反应现实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上单项品质都很优秀,二者结合非常完美,尤其是结合上,你试试就知道它实操中的难度了,三言两语真说不清,正如天赋这个概念,我们能感觉到甚至确定是天赋,但也说不清。


张二棍,本名张常春,82年生,山西某地质队工人,常年跋山涉水,游走在荒凉与清贫的社会底层。2010年开始写诗,2012年和2013年,作品专辑两次被《诗歌周刊》特别推荐,20144月被选为《诗歌周刊》2013年“年度诗人”(首届),从而成为《诗歌周刊》第104期封面人物。2020926日,张二棍的《一生中的一个夜晚》获得第六届西部文学奖诗歌奖。 20211220日中午,中华文学基金会第四届茅盾新人奖评奖办公室发布《关于获奖名单公示的公告》,张二棍获得第四届茅盾新人奖。

 



束手无策

 

你肯定理解什么叫束手无策

但是你,可能不会理解

一个束手无策的人

你也不会理解他

茫然,无助的样子

他蹲在街角

一遍遍揉着头发,和脸

像揉着一张无辜的报纸

是的,没有办法

女儿逃学,练习抽烟

他没有一点办法

母亲病了多久,也躺了多久

他却没有一点办法

他卖水果,刚收了假钱,

又得交罚款

他只有呆呆地,蹲在那里

没有一点办法

他攥着那张钞票,揉着,撕着

真的,没有一点办法

一点点办法

 



 

束手无策

 

你肯定理解什么叫束手无策

但是你,可能不会理解

一个束手无策的人

(由“束手无策”这个成语的“理解”推及“束手无策的人”的理解,字词是僵硬的笔画组成的,而人的“束手无策”是身体、心理、经历、压力等等复杂“笔画”构成。这一句等于是这首诗的“引桥”,我们不能一下就将读者凭空拎到“桥中间”,你把读者惹毛了,他可能直接就从桥中间跳下去溜走,他一眼都懒得看你在桥中间铺展开的风景。诗要有个前奏,这说明诗人张二棍是有构思的。)

你也不会理解他

茫然,无助的样子

(诗人在众多因素中抓取了“茫然无助”这个要点,诗不是散文不是小说,没有那么广阔的土地让人挥霍,诗人要单刀直入万军中取敌将首级。)

他蹲在街角

一遍遍揉着头发,和脸

像揉着一张无辜的报纸

(“蹲”在“墙角”,生活真实的画面是最能够传情达意的,诗人没有故弄玄虚臆造一堆意像来传达情感,这是其“真”的所在,也是“炁”得以生发的“池”。一系列“揉”的动作,用读者能够看得见的肢体异动,真实还原了读者看不见的“茫然无助”的心理活动。报纸的“无辜”也延伸了读者的感觉,你可以揉自己的头发揉自己的脸,何必去揉与你和你的无助毫不相干的不像头发脸那样所有权属于你的“报纸”呢?而之所以通过想象延伸到“报纸”却是另有深意的,报纸虽无辜,但媒体的冷漠却是有辜负的,漠视底层生活。)

是的,没有办法

女儿逃学,练习抽烟

他没有一点办法

母亲病了多久,也躺了多久

(祸不单行,上有老下有小也就认了,但是还要认下逃学抽烟还要认上人的久病。来自两大方向的生存压力两句话就重若磐石。诗人没有在这里啰嗦一堆词汇渲染,要点突出。)

他却没有一点办法

他卖水果,刚收了假钱,

又得交罚款

(付假钞的不会过问他的生活,罚款的也不会过问他的压力,报纸也不会关注他的命运。他的压力不单是来自上有老下有小,还有自身的,而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自身难保也就难以保家!卫国?诗人没有扯这么远,但是读者可以补充,一首诗是自带互动性的。)

他只有呆呆地,蹲在那里

没有一点办法

他攥着那张钞票,揉着,撕着

真的,没有一点办法

一点点办法

(重复“没有一点点办法”,让“茫然无助”显现得彻彻底底。“攥”、“揉”、“撕”是意味深长的。诗人把这个当事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字面上是丢在诗里不动弹了,但实际是扔给了读者,让读者心理自然生发出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呢?于是这首诗的空间顿时就广阔起来。)

回顾这首诗,诗人对全局是有整体构思的,细节处理上也是脉络清晰,由“束手无策”的成语延伸到“束手无策的人”再引出“束手无策的事”,在用笔字数体量产生的空间变换上犹如穿过两个小山洞进入开阔地,在“束手无策的事”这片开阔地上,诗人又紧扣三代人的“事”和当事人“手”的一系列动作以点带面地全景展示了当事人的“茫然无助”。最后用隐含的设问结语,让作品的空间感进一步扩大到广阔的社会背景。层层递进,妙笔生花。身为读者学到了什么呢?首先从诗人张二棍这里,能够学到无痕大技,诗人没有炫技的墨痕但技艺又无处不在,而且看得准抓得精写得深。然后对比一些诗人的炫技,爱用臆造的意像砌景造诗境,抒发的情感毫无事实做依据,着力点在滥用辞藻上。最后要回到自己的创作上来,明白了哪些该取与哪些该舍,哪些该学哪些该批,就可以在前进中为自己把好关有效地塑造完善本我。

 



 

黄石匠

 

他祖传的手艺

无非是,把一尊佛

从石头中

救出来

给他磕头

也无非是,把一个人

囚进石头里

也给他磕头

(第一句我在宗教经典里看到过,但没事不影响,后一句宗教经典里没有,现在通过这首诗出现在凡间的诗经里。我一直以为张二棍是写这类诗的,没想到他语言的诗化在口语表达过程中也如此优秀。好诗勿解,可以在临摹中领悟:张诗匠/他自学的手艺/无非是,把一首诗/从字典中/救出来/用血浇他/也无非是,把一个人/囚进诗典/用血浇他)




 

娘说的,命

 

娘说的命,是坡地上的谷子

一夜之间被野猪拱成

光溜溜的秸杆

娘说的命,是肝癌晚期的大爷

在夜里,翻来覆去的疼

最后,把颤抖的指头

塞进黑乎乎的插座里

娘说的命,是李福贵的大小子

在城里打工,给野车撞坏了腰

每天架起双拐,在村口公路上

看见拉煤的车,就喊:

停下,停下

娘说命的时候,灶台里的烟

不停地扑出来

她昏花的老眼,

流出了那么多的泪,停不下来

 




娘说的,命

 

娘说的命,是坡地上的谷子

一夜之间被野猪拱成

光溜溜的秸杆

(野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农民是几级保护人?这是诗人在截取的现实画面中隐含的置疑,读者一进入互动环节就会自动显现出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这里好像要降格为法律面前,人和动物能不能首先平等的问题。)

娘说的命,是肝癌晚期的大爷

在夜里,翻来覆去的疼

最后,把颤抖的指头

塞进黑乎乎的插座里

(如果要追问这首诗的技巧,一在排比句的造势效果上,二在生活画面截取的有效性上。这类题材并不适合大面积使用技巧,刻意地运用技巧会弱化主题的表达,所以炫技要分场合不能反客为主。相对有些敏感的话题,诗人处理得极好,就是截图,如何拼图如何看图,那是读者的事。诗人看到过大爷的翻来覆去,也从这些身体信号感受过痛的扎心钻心。但是人也写了没有亲眼见着的大爷摸电门的动作。在实写肝癌的前提下,通过想象模拟出的颤抖的指头摸电门就合理了,画面就更形象更有层次感了。)

娘说的命,是李福贵的大小子

在城里打工,给野车撞坏了腰

每天架起双拐,在村口公路上

看见拉煤的车,就喊:

停下,停下

(在排比句中,诗人用墨逐渐增加,生活的气息越来越浓,真实感也越来越强烈,这样对于读者的冲击力度也就越来越贯通。其实每一句都有一个隐含的参照物——野猪。诗人在字词间隐隐发问,农民的命运和野猪能否比一比呢?)

娘说命的时候,灶台里的烟

不停地扑出来

她昏花的老眼,

流出了那么多的泪,停不下来

(重复眼泪停不下来,第二个停不下来一字一行,就产生了泪流的慢动作效果。诗人是画家也是摄影家,这首诗给出了精致标准的案例。诗人张二棍也从传说的技巧诗人走出来,来到了更为广阔的口语表达空间,由于在技巧的运用上技艺娴熟熟能生巧,使得他在口语诗的表达上布局工整、立意明确、条理清晰、张弛有度、大技无痕。我感觉诗人已经逐渐摆脱了技巧的束缚,将会迎来创作新高潮。所以我也跳过《黄石匠》这首纯提炼的作品,选择了在有详实的生活细节作为背景的大作。)

 

 



我不能反对的比喻

 

在动物园里,灰老虎,

不奔跑,不咆哮。甚至

不随地大小便。偶尔

有人用树枝拍打它的脑袋

它就彬彬有礼地走开

儿子说,原来课本也骗人

它多么像

钉鞋的老爷爷

我不能反对这个比喻

更不能反对一个笼子

是它,让这个比喻如此贴切

 



 

我不能反对的比喻

 

在动物园里,灰老虎,

不奔跑,不咆哮。甚至

不随地大小便。偶尔

有人用树枝拍打它的脑袋

它就彬彬有礼地走开

(不奔跑,因为奔跑过,知道四面都是高墙铁丝网;不咆哮,因为咆哮过,吵到人了会挨打,也没必要咆哮,因为没人稀罕它的领地,它不需要吓怕谁;不随地大小便,因为会挨揍,再说领地太小,随地大小便味道最后还是留给自己;就算你用树枝打它,也无法激起它的野性兽性,它已经默认了一生,它已经臣服于命运。这是老虎吗?其实这是自由意志,是人的理想,它们都生活在受困在现实的动物园里。)

儿子说,原来课本也骗人

它多么像

钉鞋的老爷爷

(课本骗人,这句话和皇帝的新装“他没穿衣服”一样。除了“像钉鞋的老爷爷”,它还像谁?诗人依然在暗处设置了一个疑问,这个疑问的答案能引来比老虎更凶猛的咆哮。)

我不能反对这个比喻

更不能反对一个笼子

是它,让这个比喻如此贴切

(这也是一个如何进行比喻修辞的讲解,比喻必须贴切,不能跨度大到想象力无法链接的地步,但必须要有跨度有距离有留白,否则那个修饰的意味就没有了。钉鞋的老爷爷和动物园里的老虎之所以像,就是笼子,他们的像是环境的像和被岁月磨平性格的像、是臣服命运的像、是屈服规则的像、是习惯拍打的像……这首诗老虎的出现为了展示、老爷爷的设置为了角色转换、儿子的出现为了提炼诗性、诗人的出现为了点明意识的觉醒。而这一切都不是诗人刻意编排的剧本,这是现实的截图,诗人将它们排列成诗,甚至没有自己的任何定义,只是淡淡地说:“我不能反对这个比喻,更不能发对一个笼子”,但诗意就奔跑了、就咆哮了、就自由大小便了……当然,重复两个“不能反对”,也增强了反语修辞的效果。

 




穿墙术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孩子

摁着自己的头,往墙上磕

我见过。在县医院

咚,咚,咚

他母亲说,让他磕吧

似乎墙疼了

他就不疼了

似乎疼痛,可以穿墙而过

我不知道他脑袋里装着

什么病。也不知道一面墙

吸纳了多少苦痛

才变得如此苍白

就像那个背过身去的

母亲。后来,她把孩子搂住

仿佛一面颤抖的墙

伸出了手

 



 

穿墙术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孩子

摁着自己的头,往墙上磕

(用生活的异常导入诗,好处是制造悬念能够吸引读者。)

我见过。在县医院

咚,咚,咚

他母亲说,让他磕吧

似乎墙疼了

他就不疼了

(疼痛感的转移,也是异于生命体向生命体的转移,而是生命体向非生命体的转移,同样也是吸引读者的点。如果简单地用拟人手法已经无法全面概括这种修饰法,所以记住案例范文是最有效果的参照。要忽略陈旧的概念定义,就像现代社会已经是指纹锁密码锁,我们用老钥匙是无法打开现代诗的。)

似乎疼痛,可以穿墙而过

我不知道他脑袋里装着

什么病。也不知道一面墙

吸纳了多少苦痛

才变得如此苍白

(为墙自身的白赋予新的含义,因痛而起,于是喻体本体关联性就紧密了。)

就像那个背过身去的

母亲。后来,她把孩子搂住

仿佛一面颤抖的墙

伸出了手

(诗人呈现的完全是一幅充满隐喻的超现实主义画作,诗人就是画家。色彩这些形容词,其实都可以完全舍弃掉。)

这首诗好在哪里,我想就好在如果你看到一个男孩用脑袋撞墙,他没晕而你的写作构思却是混沌的,所以张二棍的诗就好在他看到了撞出的火花,并将它画了出来。这就是诗歌技艺,是综合技艺,不是那些东扯西拉拼凑意像的人能理解的。

 

 

 

 

故乡

 

我说,我们一直温习的这个词,

是反季节的荆棘。你信了,你说,

离的最远,就带来最尖锐的疼

我说,试着把这个词一笔一画拆开

再重组一下,就是山西,就是代县,

就是西段景村,就是滹沱河

你点了点头,又拼命摇起来,摇得泪流满面

你真的沾了一点点啤酒,在这个小饭馆

一遍遍,拆着,组着

一整个下午,我们把一张酒桌

涂抹得像一个进不去的迷宫

 



故乡

 

我说,我们一直温习的这个词,

是反季节的荆棘。你信了,你说,

离的最远,就带来最尖锐的疼

(荆棘,离身体越近感觉越强烈,由表及里就会痛,而故乡却是“反季节”的,越远,这根叫“故乡”的荆棘越会制造痛感。这个修辞不要强行归纳为哪一种概念,因为任何概念都不足以完整表现语言的修饰性。记住范文,尤其是这种会让人痛的案例,甚至你没有记录的意识,它也会被大脑自行吸入,放在最底层的记忆里,位于压仓货的位置。)

我说,试着把这个词一笔一画拆开

再重组一下,就是山西,就是代县,

就是西段景村,就是滹沱河

(用“拆开”代替“是”,语言的动感就生发出来,这是诗歌技巧,以后当我们想到“故乡是代县”的时候,我们也要学着说“拆开故乡,让笔画重新组合成代县”这样的语言,这是诗的语言。)

你点了点头,又拼命摇起来,摇得泪流满面

(“点”与“摇”之间,如果你不是快餐读者,你就会逆泪流而上,观景探情。)

你真的沾了一点点啤酒,在这个小饭馆

一遍遍,拆着,组着

一整个下午,我们把一张酒桌

涂抹得像一个进不去的迷宫

(最后一句“涂抹得像一个进不去的迷宫”最高级,“故乡”已经成了无法组合无法进入的“迷宫”。而“故乡”到底是在“迷宫”里,还是在“迷宫”外呢?其实这个世界就是俄罗斯套娃一样的迷宫群,让人“没有一点点办法”,“下跪”也解决不了这个谜。)

 

 


 

 

 

我无数次地看见过麻雀

有时在枝丫间

跳跃。有时掠过我的眼睛

但这一回

它躺在我的手心里

不挣扎,甚至不颤抖

小小的翅膀,淌着

血。它不懂

架网捕鸟的人

多喜欢它们

它怎么会懂

人间的杀戮,占有

和出卖 ,是喜欢的

另一种表现方式

就像他们

喜欢树木,砍光

喜欢花朵,掐掉

喜欢天空,就剪去翅膀

喜欢人民,就让他们

一辈子,光荣地奋斗

(由他物及人物简称由物及人的写法是比较常见的,而之所以要列为顶尖好诗,就是这首诗细节处理上的诗性和深刻。发人深省之前必须是诗人看到了最深处的谜底,然后诗性传达出来,而正因为是诗性传达,所以就不能直接说出让读者看到听到,而是引导读者悟到。作者诗性地给予,和读者诗性地接收,也有一定的匹配关系,不是作者给予读者就一定能收到,就像插头和插座的关系,形状要匹配参数要对应,所以作为读者,也需要自身插座具备智能化,对接传递才会更有效。)

 

 



在乡下,神是朴素的

 

在我的乡下,神仙们坐在穷人的

堂屋里,接受了粗茶淡饭。有年冬天

他们围在清冷的香案上,分食着几瓣烤红薯

而我小脚的祖母,不管他们是否乐意

就端来一盆清水,擦洗每一张瓷质的脸

然后,又为我揩净乌黑的唇角

——呃,他们像是一群比我更小

更木讷的孩子,不懂得喊甜

也不懂喊冷。在乡下

神,如此朴素

 

 



在乡下,神是朴素的

 

在我的乡下,神仙们坐在穷人的

堂屋里,接受了粗茶淡饭。有年冬天

(诗人作品的诗意是很深的,我们要从表面上向下挖,把它当做一种新的隐喻形式挖掘。神仙们因为不食人间烟火,所以他们拒绝和接受的行为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食用对于神仙毫无意义。那么这里诗人用到“接受了”并不是简单的拟人化,而是暗含着一个转换机关,也就是如果这些神仙是食人间烟火的又有着至高无上地位的“神仙们”,他们满足这些粗茶淡饭吗?显然“我的乡下”之所以穷,与这些“神仙们”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接受了粗茶淡饭的神仙们没有让乡下脱贫,那些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们,同样也没有让乡下真正脱贫,甚至是把乡下给吃穷了。)

他们围在清冷的香案上,分食着几瓣烤红薯

而我小脚的祖母,不管他们是否乐意

就端来一盆清水,擦洗每一张瓷质的脸

然后,又为我揩净乌黑的唇角

(“在乡下,神是朴素的”,可以吃烤红薯,可以用清水洗脸。这里也隐藏着一个转换的对立空间,就像我们看到“在乡下”就会联想到硬币的反面“在城里”,城里的神仙们,几瓣烤红薯可能打发不了,清水也要升级,而那些食人间烟火的城里的神仙们,胃口也会更大。)

——呃,他们像是一群比我更小

更木讷的孩子,不懂得喊甜

也不懂喊冷。在乡下

神,如此朴素

(这首诗里的“神仙”看是一个像,实则有多个像构成,这是诗人画工的技艺所在,文字绘画出的像内含多像,这些像就构成了诗意的深刻广阔丰富性。这一段的神其实就是农民,木讷得不懂喊甜不懂喊冷,朴素地毫无怨言地活着,朴素地用劳力用物产特殊时期还要用生命用鲜血供奉那些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们”。)

    这首诗高级在诗人能够从朴素入手写乡下的神,进而引发读者思考乡下的食人间烟火的神,和城里食人间烟火的神,最后让神归位到人,归位到本本分分一辈子,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农民,让人神合一,道明了神与神的不同,也证明了最广大的人民,才是最朴素最善良的神仙。诗人的创作手法是超技巧的,其原创性也让作品更加珍贵,也让阅读快感紧随出神入化的结构和语言而入佳境。这是一首朴素又不朴素的神来之作,值得反复研读。

 



 

咬牙

 

他们说,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这一生,为了挺过去,我们

咬着牙排队,咬着牙摁手印

咬着牙上访,下跪

在异乡的街头,咬着牙磕开一瓶白酒

为了供学,一条腿的建国咬着牙,卖完牛

卖血。为了踩藕,佝偻的老四在水下

咬着牙,练习芭蕾。一百个

脱光的小丽,她们在天南海北的床上

咬着牙,叫床

为了挺过去,这些人们,一次次

把牙咬碎,咽下去又吐出来

他们咬完真牙,咬假牙

无牙可咬的人,就咬床单,咬舌头

这次,挺不过去的人,是得了胃癌的

栓寿叔。他躺在土炕上,打滚

把嘴唇都咬破了

死了,总算不咬了。嘴张的老大

连一枚薄薄的口含钱,都咬不住

栓寿婶一边往里塞,一边咬着牙骂

这个死鬼呀,把后年的收成都造光了

你还心疼这个钢嘣儿,干啥

 



 

咬牙

 

他们说,咬咬牙就挺过去了

这一生,为了挺过去,我们

咬着牙排队,咬着牙摁手印

咬着牙上访,下跪

(层层递进直至“下跪”,“压力测试”、“临界点”,这是我联想到的词汇。如果再联系到前面那首《束手无策》,读者又能见到“没有一点点办法”。联系到《在乡下,神是朴素的》,那么“排队”、“摁手印”、“上访”、“下跪”也都是朴素的,所以诗人的作品集是一个图谱,也像是在向谁出示一个证据链。向谁呢?向自己的一生?向命运?还是老天爷?还是青天大老爷?)

在异乡的街头,咬着牙磕开一瓶白酒

为了供学,一条腿的建国咬着牙,卖完牛

卖血。为了踩藕,佝偻的老四在水下

咬着牙,练习芭蕾。一百个

脱光的小丽,她们在天南海北的床上

咬着牙,叫床

(第二段在第一段基础上“咬”有了更多的细节,“咬着牙磕开一瓶白酒”要把自己麻翻在异乡,以便让自己的苦痛断片,哪怕仅仅是烂醉的数小时。“为了供学,一条腿的建国咬着牙,卖完牛卖血。”,这句话太精炼了,十八个字信息量巨大,身为读者解读起来甚至提心吊胆,生怕被“咬”。因为“学”已经把建国的牛“咬”了,已经把建国的血“咬”了,包括建国的牙,其实也是“学”“咬”的。生活还在“咬”佝偻的老四,把他咬得在水里团团如芭蕾地转。然后把小丽的衣服“咬”掉,把她“咬”上床,“咬”得她叫床。他们都在“咬”下挺着,下跪也要挺着,下跪无效也要挺着,挺不住了就用酒“咬”晕自己的胃,把记忆“咬”死。)

为了挺过去,这些人们,一次次

把牙咬碎,咽下去又吐出来

他们咬完真牙,咬假牙

无牙可咬的人,就咬床单,咬舌头

(看来世界上有吃人的世道,也有咬自己的世道,这顿“咬”,真是伟大的朴素的,没有一点点办法的……)

这次,挺不过去的人,是得了胃癌的

栓寿叔。他躺在土炕上,打滚

把嘴唇都咬破了

死了,总算不咬了。嘴张的老大

连一枚薄薄的口含钱,都咬不住

(第三段把视线的焦点对准栓寿叔,其他人只是被“咬”的半死不活,栓寿叔是被彻底“咬”死了。死了他才放弃“咬”,也没有力气再“咬”了,连口含钱也咬不住了。“嘴张的老大”是放弃了咬,同时也是向天发问,而生的时候或许从来不知道向谁发问才对如何发问才好。)

栓寿婶一边往里塞,一边咬着牙骂

这个死鬼呀,把后年的收成都造光了

你还心疼这个钢嘣儿,干啥

(“把后年的收成都造光了”,你只有写实,读者才信。如果此时妄想用臆造的情节撼动读者,那只会被读者狠“咬”。“你还心疼这个钢嘣儿,干啥”,如果前面三段的叙述中作品的诗性在画面中都是隐性的,那么这句的诗性是显性的。)

这首诗写的是“咬着牙地生”和“咬着牙到死”,一句话让“死了不咬牙”显得多余。整首诗都在写乡下人“咬自己的牙”,实际上是在写“咬乡下人的牙”,这是高级的又是无奈的,因为他们即使“下跪”也没有想到“反咬”,他们太朴素了,诗人用这首诗暗暗地替他们“反咬”了。

(以上解读仅代表本人见解,不代表作者本意。特此申明!

 



 

他叫曹操

 

本以为

曹操之后

再无曹操

没曾想

在煤场

一个像

张飞的

汉子,黑着脸

害羞地说

他叫曹操

小名,三墩子

我想,每个角落里

肯定还潜伏着,更多

杀猪的曹操

出家的曹操

被拘留的曹操

妄想症的女曹操

……

他们一个个,顶着

这显赫的称谓,过着

辱没的一生

(同名同姓的人生活中太常见了,普通人有个伟人的名字也不少,现在信息网络发达,除了名字一样,声音一样相貌一样的也很多。诗人列举的都是他的生活圈最熟悉的社会底层的人,先大篇幅地平叙,因为司空见惯并无波澜,最后一句诗化日常,“显赫”与“辱没”陡然出现的落差制造了诗意的冲击力。记得伊沙有一首《打王维》,那一首算是喜剧,这一首是悲情的,整首诗就是叙述,但是却把抒情做到了极致!

 



 

总得有什么,让我们跪了下来

 

总得有鼓匠,世袭着吹吹打打

总得有阴阳, 娘胎里黑了眼

只为掐个好时辰

总得有个人,先走。干脆的

就像在鞋帮上,磕一磕烟锅头

也像从簸箕里,挑了粒霉谷子

总得有嫁出去的姑娘,哭俩嗓子

也得有寡言的老嫂子,劝几句

总得有条黄土路,拐向黄土坡

总得有块疙针地,埋下囫囵人

总得有风,有雨,有清明

有哽咽,有背井离乡,有包袱里的家谱

总得有残垣,断壁,荒冢

有乡音未改的人

在秋风里,四顾茫然。于路尽处

跪了下来……

 



 

总得有什么,让我们跪了下来

 

总得有鼓匠,世袭着吹吹打打

(在农村,鼓匠是个养家的手艺活,所以“世袭”用得好,一字多意,道出了很开阔的背景信息。)

总得有阴阳, 娘胎里黑了眼

只为掐个好时辰

(这里“阴阳”指阴阳先生,没出世就瞎了,为了给自己掐算一把,这是诗人的幽默,黑色幽默。)

总得有个人,先走。干脆的

就像在鞋帮上,磕一磕烟锅头

(“干脆的”这个劲,诗人用“磕一磕烟锅头”的劲来代替,因为两个劲的劲头十足地像。能观察体味并抓得准,这不是一般诗人能做到的。从这三句可见诗人张二棍是句句见功力。沈浩波要反诗歌技艺,如果沈浩波抵达过张二棍的诗歌技艺再说反,我支持,如果没有点石成金的功夫就说反,那等于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叫大家都别吃。)

也像从簸箕里,挑了粒霉谷子

总得有嫁出去的姑娘,哭俩嗓子

也得有寡言的老嫂子,劝几句

(这都是生活中的元素,我们都有,但是我们没用过或者不会用或者用了不合适不见效。这就是差距,我承认这种差距,面对真正的高手我从不嘴硬,我服软,哭两嗓子也行,你劝几句,我也觉得很难接近张二棍的诗写路数,因为他拿捏得太到位了太精准了。)

总得有条黄土路,拐向黄土坡

总得有块疙针地,埋下囫囵人

(“黄土路”对“黄土坡”,“圪针地”对“囫囵人”,对仗工整,这好像暴露了张二棍的古诗底子。“疙针地”和“囫囵人”又满是地域民俗的味道。诗人就是要本本分分地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情感,才能挖掘到别人抵达不了的深度和矿藏,各行各业各省各县的诗人都这样做了,就不会有千篇一律的诗,就会各有千秋就能百花齐放。)

总得有风,有雨,有清明

有哽咽,有背井离乡,有包袱里的家谱

总得有残垣,断壁,荒冢

有乡音未改的人

(这一段相当于省略号,这很合理,因为前面的例举已经够分量够全面了,如果一直详细地叙述抒情,读者就会产生审美疲劳,所以诗人适可而止,本身就是技巧就是智慧。写作的构思布局和排兵布阵是一样的,该纵马扬鞭的地方要大开,该鸣金收兵的时机要大合,总之军事计划周详,一切都挥洒自如无需纠结。)

在秋风里,四顾茫然。于路尽处

跪了下来……

(从“四顾茫然”可以推测出为什么而跪,读者心中皆知,我也遂诗人的用意,不做破解。)

 

 



 

悲剧

 

对不起,这个题目起得太大

我无法把它写小

现在试着把所有的悲剧拆开,像

拆解一艘航母,像划分一片大海

我把它拆成几十亿分之一。可它

依然是个悲剧。一枚螺丝,依然

追随着失控的航母,停不下来

我得到的这一片

依然叫大海。等剂量的苦

不打折的蓝

 




悲剧

 

对不起,这个题目起得太大

我无法把它写小

(有些人写诗不知道如何起头,其实主要是因为思想受到束缚,加上创作的数量还不够,所以不自信。其实可以任何形式开篇,既要在创作前有构思,也要敢于拍板开工,大不了再修改,这也不会增加成本。)

现在试着把所有的悲剧拆开,像

拆解一艘航母,像划分一片大海

(看来这个悲剧确实大,不然不会又是“航母”又是“大海”的,剧情一下严肃起来。)

我把它拆成几十亿分之一。可它

依然是个悲剧。一枚螺丝,依然

(可以看出,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还是细节,都是悲剧,就像全息图那样,碎片也能再现原物的基本形状。)

追随着失控的航母,停不下来

我得到的这一片

依然叫大海。等剂量的苦

不打折的蓝

(张二棍是陕西诗人,让我想到伊沙眼里的山西王邢昊,他们写的都是最底层的苦难,都是等剂量的苦,都是不打折的蓝。我也不方便解读“失控的航母”,读者自悟。)

 

顶尖好诗人分布图.jpg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an.com

本文链接:https://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1135.html

分享给朋友:

“《中国顶尖好诗2023》之七:张二棍” 的相关文章

十季《新世纪诗典》顶尖好诗21-40首

十季《新世纪诗典》顶尖好诗21-40首

欢迎去淘宝磨铁图书旗舰店购买本文伊沙老师授权发布请勿转载点击下载电子版点击查看入选作品十季总览目录表隔 游若昕 我和妈妈之间隔着被子 我的房间和爸爸的房间之间隔着客厅 家和学校之间隔着道路、店铺、树木 我和路之间隔着鞋子 宁德和美国、英国、...

十季《新世纪诗典》顶尖好诗61-80首

十季《新世纪诗典》顶尖好诗61-80首

欢迎去淘宝磨铁图书旗舰店购买本文伊沙老师授权发布请勿转载点击下载电子版点击查看入选作品十季总览目录表做掉 严力 当我发现自己不是家中的第一个孩子之前曾有个不到四个月的胎儿因我妈当时过于热情地投入了轰烈烈的阶级斗争而做了人工流产此事虽已过去了四十年但我还是能时常想起可以是男也可以是...

《中国顶尖好诗2022》之十三湘莲子

《中国顶尖好诗2022》之十三湘莲子

湘莲子,本名肖功莲。湖南衡阳市人,广东东莞某医院任职,诗人,心理治疗师,主任护师。2021年喜获李白诗歌奖“新世纪中国十大诗人奖”“新世纪中国十大女诗人奖”“新世纪中文诗歌百大诗星”“《新世纪诗典》常青藤诗人”荣誉。入选理由 《锋刃》2010衡山诗会版,湘莲子的诗就鹤立鸡群,之后与伊沙结缘...

《中国顶尖好诗2022》之十四侍仙金童

《中国顶尖好诗2022》之十四侍仙金童

金拥军(侍仙金童),生于七十年代,安徽宣城宁国人。1999年与刘永辉创办“诗人救护车”网站,2020年创建李永毅二十年前提议的“超技巧写作流派”。著有诗集《心是身山里的庙》、《江南宁国》、《灵魂杯具诗写伊沙》、《来!怼一个》、《牛哇伊沙》、《怀揣诗集去要饭》、《意识流·光》、《侍仙共品》个人诗作精选...

诗集《中国顶尖好诗》诗为序(初稿)

诗集《中国顶尖好诗》诗为序(初稿)

破律出格可登顶 南人善诗技,器成必精品。俯瞰古与今,几人同登顶?韦笳虽花甲,诗心复发青。佛赐宝器皿,凭空出仙音。庭武虽见宁,相谈却夏霖。酒后颂大作,一味震餐厅。克强有慧根,幽默自性灵。发文即吸睛,过目便存心。邢昊字字惊,深读必沾襟。著文墨自冰,点点都动听!返璞即归真,君儿最素芯。上天不薄情...

吃海子人血馒头的诗歌资本(纪念海子合集)

吃海子人血馒头的诗歌资本(纪念海子合集)

吃海子人血馒头的诗歌资本 诗人杀死海子之前诗歌资本眼里压根就没有过海子的影子海子的读者诗友多半冷眼或无视相待诗人杀死海子之后诗歌资本嗅到了血腥味更嗅到了诗人杀死海子的卖点而一直以为怀才不遇颓废的某些诗人正好寻找到了天赐的泄洪道于是诗歌资本与某些诗人不谋而合将被诗人杀死的海子推上时代潮头借此...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