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43页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李文朝诗词二十首置顶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李文朝诗词二十首光明网 2021-05-21 09:00作者:李文朝(一)水调歌头·红船百年(中华通韵)雾锁南湖暗,劈浪启红船。沉沉长夜犁破,艰险走千川。承载民心国梦,闯过暗礁峽谷,改地换新天。百岁青春在,沧海挂云帆。 翻身起,开富路,晋强关。长征接力,红色旗...
2024年国庆诗词作品选置顶
编者按: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中华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野草诗社、玉寿文化艺术苑等各地诗友创作了一批主题诗词,现辑选部分作品,以翔读者。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李殿仁(北京)七五春秋弹指间,江山已改旧时颜。翻身道路排千险,圆梦征途破万难。自信并非凭意造,成功而要靠登攀。复兴强国初心在...
宣城一个拒绝86诗展的流派——三个人诗派
三个人诗派 也在那个五月,周墙与另外一位文学青年在一个傍晚带着老酒和卤菜来到了传说中的五里岗,也就是北魏当时在宣城的落脚之地,豪饮之间,共同的对诗歌的理解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三人行"诗社就这样在他们醉眼朦胧之时宣布成立了。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歌的一支流派,形成于19...
86诗展,二十年前那一场诗人的英雄会
86’诗展,二十年前那一场诗人的英雄会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1916年,回国前夕的胡适在美国写下了这首简单直白的《蝴蝶》。在美国受“意象派”诗人庞德的影响,胡适提出写“能引引起鲜明扑人的影象”的新诗,倡导白话新诗运...
86《诗歌大展》20年后说
86’《诗歌大展》20年后说作者:徐敬亚 《诗歌月刊》 2006年 第11期 1、我十年前(1996)对《大展》的评价: 1986年,来自国家出版网络上某处偶然的机会,促成了中国现代诗一次规模巨大...
关于伊沙《界定:发生在90年代的汉语诗歌》的自由答辩
沉河:非常感谢伊沙先生,我是沉河。请伊沙先生向我们描述一下90年代主流以外的暗流的基本情况? 伊沙:主流和暗流的存在形态可以作一个判断。你比如说知识分子写作,杨远宏在一篇文章中说:你也在官方刊物上发表诗歌,你怎么能说你自已是民间写作?这种浅薄的、低于中国诗人正常智商的提问我就不喜欢,我所指的主...
李白诗写宣城10-12:《寄从弟宣州长史昭》《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游敬亭寄崔侍御》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尔佐宣州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受气有本性,不为外物迁。饮水箕山上,食雪首阳颠。回车避朝歌,掩口去盗泉。岧峣广成子,...
《望诗山》38:与李白聊天水诗会的诗
三十八:聊天水诗会的诗 “今晚时间不早了,我们就选这次天水师范诗会的前几位诗人作品聊一聊。”我知道他们都是诗疯子,真要往半夜干,他们也会默不作声地跟进,包括杜爱诗,现在也差不多是个诗疯子了。“我刚才翻你的网站,发现伊沙又用了你一首诗《打猫》,你怎么说只有一首入典?你不是说入典一首就了吗?”...
李白诗写宣城7-9:《谢公亭》《赠从弟宣州长史昭》《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谢公亭》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谢公亭在安徽宣城城北,南齐著名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诗题下原注:“盖谢脁、范云之所游”。这首五言律诗,有感于谢脁在此送别友人范云的往事,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现实感慨。&n...
范大平律师近作《冬季的最后一场雪》《抱着从容恬淡的心态过好每一天》《大哭三天泪自干》
冬季的最后一场雪范大平在冬季的尾声,大地似乎已经厌倦了长久的寒冷,然而它却在告别之际再次为我们奉上了一场雪。真是“大地冬眠待醒苏,狂风撕破昊天肤。碎皮舞累纷纷落,装点河山扑面铺。”这是冬季的最后一场雪,它的到来像是在为这个季节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清晨,当我拉开窗帘的那一刻,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天空...
范大平律师近作《把日子过得诗一样》《无论伟人或凡人均不能一帆风顺》《杜绝致命的自负》
把日子过得诗一样范大平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琐事所累,被生活的重压所困。但如果我们用心去感受,用诗意去看待,生活就像一首美丽的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律。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窗台上,生活就像一首动人的序曲。窗外的鸟儿在歌唱,迎接着新的一天的到来。我静静地坐在窗前,闭上眼睛,感受着清风拂过脸庞,仿...
范大平律师近作《随性生活》《在生活中寻觅悠闲》《又逢清明》
随性生活范大平在这喧嚣的世界里,人们常常被琐事所困扰,生活变得节奏紧张,压力倍增。然而,有一种生活方式,被称为随性生活,它并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一种对自我的解放,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态度。随性生活,并非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而是在自己的选择和意愿下,追求内心真正的愿望和需求。它不受传统规范和社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