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 "伊沙"
李少君诗歌批判之五《偈语》
伊沙 我从日本归来/长安大雨如注/一路未用的伞/终于撑开了/从伞下/我一眼瞄见的/乱云飞渡的长安/是一千年前/遣唐使从斗笠下/瞥见的天堂 “鸟啼”篇:(记者就是“啼鸟”)《中国记者》作者:君儿 很多年前/偶然采访到一个/被银行辞退的女工/她的丈夫是残疾人/不能工作/我把...
李少君诗歌批判之二《流水》
伊沙 送来大米和大炮的什么都没留下 还有送来炸弹的也不曾改变什么 只有——送来文字、咖啡和教堂的留下了文字、咖啡和教堂 “艳舞”篇:(这里选的是词语的“艳舞”和人的独处,而不是人的“艳舞”和词语的独处。) 植物人作者:姚风 人从地上站立起来...
李少君诗歌批判之一《抒怀》
伊沙《新诗典》、赵克强《2022后口语500首》及本人诗集,特此致敬鸣谢!电子版和纸版会附上。李少君诗歌批判之一《抒怀》李少君诗歌批判之二《流水》李少君诗歌批判之三《夜深时》李少君诗歌批判之四《自白》李少君诗歌批判之五《偈语》李少君诗歌批判之六《神降临的小站》李少君诗歌批判之七《四行诗》李少君诗歌批...
十位文学博士纵论陈先发诗歌
伊沙都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积极的建设者,各自代表着中国诗歌现代性的两个侧面:一个是以诗歌的主体性论证其无限性,从而解放诗歌自身;一个则以客观性的假面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诗歌的传统抒情性,维护中国诗歌唯一的伟大的历史。但它们有一个对立面即中国的"传统诗歌",还有一个假想敌即"西方...
韩东诗歌批判之八《土丘》
伊沙没法比,因为伊沙在后口语写作之前,创作了一批经典之作,不论是构思上的奇巧、语言上的诗性、词语上的精准,都是韩东没有过的,这个观点可搜我的一首诗《伊沙诗歌研究:至高的道》;韩东的语言过于游离诗歌属性过于小说体,这也是不应该张扬其写作的原因,将其捧上诗歌最高领奖台是对诗歌的犯罪,不要以为没有韩东诗歌...
韩东诗歌批判之六《我给星星洗了最后一个澡》
伊沙是如何诗性地记录一个中国女人将外国男孩洗成中国人的,一比你就知道韩东的诗水平有多低劣了:“我在一所外语学院任教/这你是知道的/我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不向教授们低头/这你也是知道的/我曾向一位老保姆致敬/闻名全校的张常氏/在我眼里/是一名真正的教授/我一位同事的母亲/她的成就是/把一名美国专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