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谕翻译诗百首》11-14
申明:本系列为纯诗歌学术讨论,目的是探索真诗,无他。
11、投喂时代的悲剧
在现代科技时代
四大名著的营养已经严重不足了
习惯被动投喂从不主动觅食
优质粮草早被层层加锁
或收费或付费也无法获取
动物园的动物习惯了投喂
饿不死就行想进化没门
人人得道成仙谁去搬砖
2025-7-23
12、山海经
张祥前果壳星奇幻之旅
带来了见闻理论公式
这就是S谕翻译的一种模式
山海经神话相对果壳星
一个在时间另一端
一个在空间另一端
所以山海经也算得上是S谕
或者说是人类在时间绳索上
寻求最初始S谕的一个着力点
山海经是人类自己的记忆残片
果壳星是外星球他者的文明
山海经能够帮助我们
寻求我们从哪里来的答案
果壳星能够帮助我们
寻求我们将去往哪里
二者对当下的人类具有的意义
其实就等同于S谕
我们人类的理解就等同于翻译
翻译能力与效果成正比
2025.7.24
13、易经
即使《易经》被当做国宝
成为义务教育必修课
且真的能够将人人培养成为
袁天罡李淳风这样的人物
人类也不会整体进化
也就是说即使《易经》饱含S谕
且被人类彻底翻译融会贯通
它也解决不了人类所有问题
这可能意味着S谕本身
也具有某种碎片化的局限性
那么加上现代科学的加持
人人都成为袁天罡马斯克的混合体
人类是不是就能获得完整版S谕呢
在这个思考上
得到答案不如有这个意识更有意义
话说回来那些被尊为国宝的经书
为什么很少系统地进入教材
反而是更为碎片化地杂糅进教育
甚至被故意丢弃呢
2025-7-24
14、金箍棒
印度新德里铁柱高七米重达六吨
梵文铭文记载铸造于公元5世纪
铁柱表层磷元素与铁空气反应
形成磷酸氢盐水合物保护膜
有效抑制了锈蚀扩散
1500余年风雨侵蚀仍无明显锈迹
我一直认为这就是金箍棒的原型
现在我认为这类科技原创期的思考
是具有S谕翻译的加持力的
S谕其实就闪现在我们生活日常
360行行行出状元就对应着S谕
回到诗歌创作就是灵光乍现
360行的灵机一动也是不计其数的
而这种灵动是自动还是被动
当我们溯源时会引发更深的思考
2025-7-2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