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元《东晋著名科学家葛洪与宁国》
东晋著名科学家葛洪与宁国
——宁国市青龙乡葛氏家族简介(上)
高生元
导读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等研究团体发明了青蒿素,拯救了世界上数百万人的生命,从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发明灵感正是受葛洪医学著作的启发。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发表诺贝尔获奖感言:“我还要感谢一个中国科学家——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葛洪先生,他是世界预防医学的介导者。……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感和启发,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宁国市青龙乡葛氏,乃两晋道教真人葛洪后裔,传至今日,家族繁衍昌盛,为宁国之望族。
一、宁国葛姓源流
据明嘉靖丙寅年(1566)纂修的《宁西葛氏家乘》记载,商朝国王小辛为葛氏一世祖。小辛,商朝国王,姓子名颂,商王盘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盘庚死后,小辛继位。小辛继位后,放弃了盘庚的治国之策,商朝国运又一次衰落。相传在位21年病死,葬于殷。死后小乙继位。传至三十一世至融公,生子三,长曰洪,次曰澄,三曰洋,居句容。葛洪,出身江南士族。
葛洪,字稚川,任勾漏令解组归句容时,携妻室儿女途径宁国西境罗陵湾(今名港口湾),细观其地扼西津之上游,川流至此如蛇绕龙回,下流水声终年不息。清晨日出,则满山竹顶生光;暮云反照,而长河水底成斑。川流春涨,势若钱塘之潮;巫峡之流,大有虎啸龙吟之慨。溪寒冬涸如浔绕孤山,鸠冲采石似百鸟飞鸣。静听风吹竹叶流过溪滩,如伯牙之琴声,令人闻之不舍。洪公因爱其山水清秀,风景绝佳,遂卜居焉。
葛洪为宁国葛氏一世祖,卒于东晋兴宁元年(363),享年81岁。晚年在宁国生活了二十年,卒后葬于宁国。七子并育,而诸子皆散处居住,有回居江苏句容者,有居浙江于潜者,有居宣城者。惟五子善五公居宁国,葬在父葛洪墓旁。葛氏子孙后代繁衍昌盛,自葛洪由句容迁来宁国罗陵湾,历经1600余年,葛氏遍及宁国城乡刘村、独山、岭里、戈塘、湾口、小壁坑、龙口头、罗田、蟠坑、西坑、万福、源坪、梅村、早林坞、汪家、杨家山、柳家坪、柏枧山、县城东门外等20多个村庄,历经晚清战乱、瘟疫后,葛氏子孙仍有一千之众。
二、葛氏家谱及居住分布
葛氏宗谱,第一次修于明嘉靖丙寅年(1566),第二次修于明万历壬寅年(1602),第三次修于清康熙丙戌年(1706),第四次修于清乾隆乙未年(1775),第五次修于清道光庚寅年(1830),第六次修于清光绪丙申年(1896),第七次修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葛氏民国二十九年谱名为《甯西葛氏家乘》,十卷,主要内容如下。
卷一 新序、旧序、凡例、规例、家规、形象图、新旧排行、名目、领谱字号、上世源流宗派至福庆公祖字派世系等。
卷二 茂生公世系、至祖庆公世系。
卷三 为洪公总纪、千一公派(居罗陵湾、葛村)、庆寿公派(居刘村)、俊保公派(居刘村)、寅保公派(居葛村)、宝顺公派(居葛村)、添德公派(居早栗坞)、添喜公派(居潘坑坞)、保生公派(居上独山前)、保祖公派(居葛村)。
卷四 永祖公派(居上独山)、永保公派(居西坑坞)、福庆公派至祖字辈。
卷五 福庆公派(居湾口迁南坞村)、茂生公派(居东门、葛家岭)、喜禄二公派(居戈塘)、显祖公派(居源坪)、官童公派(居葛村)、显禄公派(居柏枧山迁古塘冲)、积保公派(居柳家)、伏受公派(居梅村)、庆和公派(居葛村)。
卷六 和公派(居葛村)、应祖公派(居葛村)、永仁公派(居葛村)、邵林公派(居岭里十年上)、玺公派(居葛村)。
卷七 夏生春生二公派(居岭里十年上)、绿林公派(居葛村)、永贵公派(居葛村)、绿祖公派(居小壁坑)、茂祖公派(居葛村迁南川三桥村)。
卷八 千关公派(居葛村)、龙生公派(居葛村)、玉林公派(居葛里)、伏林公派至祖字辈。
卷九 伏林公派(居岭里)、伏保公派(居汪里)、天庆公派(居柳山)、祖庆公派(居东山、罗田)
卷十 家庙记、田产记、传、赞、跋、四海大姓名目、咏谱诗二首、罗湾八景诗、修谱祝文、螟哈规例。
咏谱告竣诗(二首) 葛峥嵘 清 贡生
家藏旧谱已多年,赖有斯人续是篇。
支派独分宋元后,根源直溯汉唐前。
相期天地同悠久,一任沧桑屡变迁。
昭穆分明皆记载,子孙时代永流传。
前谱至今数十年,老人凋谢不周全。
簪缨世泽空怀古,卷轴辉煌仅仰前。
户口流亡犹十九,典仪惟幸有三千。
原原本本从先获,稽考罗湾一脉传。
葛氏世系字派
绍传祖德,彦圣希良。俊英毓秀,光耀祯祥。承先有道,瑞锡荣昌。家声广大,孝友贤芳。光宇善庆,安国定邦。朝宗裕启,世永年长。
三、葛氏名人简介
始祖葛洪 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
他在《抱朴子·内篇》中的《金丹》和《黄白》篇中,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炼丹方法,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勾画了中国古代炼丹的历史梗概,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炼丹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著名炼丹家。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认为修道者如不兼习医术,一旦“病痛及己”,便“无以攻疗”,不仅不能长生成仙,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保住。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葛洪的一生可谓精彩,而且颇具传奇色彩,他的聪慧睿智帮助他开拓了医学上的新领域,在临床急症医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葛洪晚年在宁国采药炼丹,著书立说,优游山川,种草种花。
民国《宁国县志舆地志》(黄山书社出版点校本p276页)载:“石仙尖,县东南四十里,高插云汉,上有仙人祠,旧传葛仙翁曾采药于此。”又(同前p278页):“黄尖山,县南七十里,山上有葛仙岩,俗传葛仙翁炼丹于此,有石室。”
又据《宣城地名考》(林静主编,p367页)载:洪崖仙迹,位于宁国市西北部西津街道大村境内嵩山中。嵩山,县西北七里,高二百丈,周回三十里,为嵩阳王村坐山,山下有泉东往西流,大旱不涸。其山四望如笔,大黄山、小黄山,夹峙其傍,或以为形似嵩岳,故名。相传,葛洪曾在此炼丹,故称为“洪崖仙迹”。“洪崖仙迹”为宁国县明清时期县城周边十二景之一。
《宁国县志》(1997年版p253页)载:“宁国牡丹栽培始于晋,经历代选育,至明嘉靖年间有火红、浅红、紫、白四种。”宁国牡丹栽种始于晋,也许与葛洪有关联。相传,葛洪喜爱牡丹,从山中将它引种于庭院中。牡丹既能观赏,又能药用。由于花美,邻近村庄青龙、蟠龙等地士绅乡民争相引种之,自此宁国有栽种牡丹的习俗。后人有乡间俚语赞美《葛洪种牡丹》曰:
葛洪喜爱罗陵湾,勾漏解组把家安。
七儿并育五子留,鲍邵夫人夫君伴。
稚川采来野牡丹,植入庭前作景观。
花开富贵惊四邻,丹皮为药入药典。
青龙蟠龙相仿効,牡丹种植始开端。
娟娟女子初夏游,花王牡丹落人间。
优游山水乐欢欢,采药著述又炼丹。
仙翁逝去葬万福,福地至今称柳山。
葛 庆 慷慨壮烈,勇力过人,尝受九丹液仙经,得号仙翁。尝自叙云:戢劲翮于鸾凤之群,藏逸迹于跛驴之伍;藜霍有八珍之甘,蓬荜有芹藤之乐。肥遁山林,有逸民风焉。宋代曾极诗赞其云:“人间底事有方壶,剑截青摇界碧空。试上珠庭瞻醉葛,仙云垂带护储胥。”
葛君爱 进士及第,原任江西丰城县知县正堂。
葛 俊 公貌姿美,敦笃行宜孝友,根于天性,不事矫饰。甫七岁,昼夜诵读,手不停披,为一时学士罕及之。时属旱潦,相及饥馑,乡人多无粮可食。葛俊以其余粮悉数散给贫家。乡人赖以不困。丰年,乡民坚持还粮,乃只收原粮数,不取息。汪汪恩泽,一时景仰其风焉。
葛念四 授宁国路总管治中,将仕郎,改知歙县。
葛玉凤 元时由荐辟任尹,累官侍郎。
葛 凤 戊戌年青州左卫调济宁卫。
葛 巳 左卫军功升总旗调任甘州护卫。
葛 牛 海倭猖獗,累立奇功,升任督府。
葛 仁 获印征收丁编,合邑咸服其公,各宪嘉其尚义,申请礼部。
葛遇孙 修心炼性,白日飞升,至今柏枧山遗有仙人台,清鲍明发《文脊记》有载:“宁,山国也。其雄峙西北者文脊山,广袤数十里。接壤宣宁,巍然凌霄汉。极顶名望天台,万仞之巅,坦若平地,可三四十亩。北之连岗复岭为柏枧,其陬有仙台,昔传二仙人弈台上,樵者见之,剚斧于树,袖观其傍,局终仙去,索斧已没入树中矣。台畔有茗,香味之佳与龙潭埒。沿溪而出,林壑可玩。”梅文鼎为其撰有赞颂词(见后)。
葛春生 乡邦钦服,邑尹赖翁,嘉其尚义,有補于地方为之礼。
葛廷朴 原任松江府镇抚,军民啣德。
葛德海 钦授登仕郎,诚笃居心,谦和处世,善于诚身,德以风人。
四、葛氏宗祠
宁西葛氏,自东晋葛洪因喜爱罗陵湾风景而定居于此,此后,葛氏家族经1600余年的延续发展,遍布宁国20多个村庄,人丁兴旺,为宁国历史上的旺族。
明末,宁西葛氏裔孙葛尚美,兴追报本之思,慨然立万世规,振百世之纪,纠合族属共厥举,于明崇祯庚午年(1630),开始修建葛氏家庙,前后历经10余年。至清顺治丙戌年,尚美五子葛重华由松江府镇抚解组归来,仰体父志,善继善述,捐献退休金,加上合族人的鼎力相助,家庙终于告竣。
葛氏家庙坐落在青龙葛村,坐西朝东,前有流水(西津河),后有靠山,门前是村庄街道,亦是古道,下通宁国县城,上达徽州。家庙开间5丈8尺,进深12丈。前后三进,建有仪门、享堂和寝堂,是典型的三进五开间构造。大门门额上悬挂“葛氏家庙”四个大字,第一进为仪门,主要是祭祀时供礼乐之用。仪门由大门和过厅、仪厅组成,中间单檐横跨,两边马头墙高耸,四柱三间,四根石柱是花岗岩石材,上刻精美绝伦的京剧《五家坡》人物画像,横梁粗大气派,上面装饰优美的木雕图案。仪门两旁立有精美而且特别大的一对青麻石石鼓。
第二进也称享堂。享堂正壁上挂有始祖葛洪彩色画像,正位上方挂有“敦本堂”三个大字的匾额。享堂是祭祀祖先、新年拜祖、族人议事、举行庆典和执行族规的场所。与享堂相连的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天井。天井巧设“四水归堂”,集四方之水从中间流下,渗于堂屋之中井内。天井左右各有数间木柱石础、木梁架构的单檐廊庑(又称过厢)。天井中两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族人称状元桥)将天井与第三进连接。
第三进高出前两进5尺,称寝堂。是安奉祖先灵牌的神殿,两层楼房、为重檐建筑,占地面积约为全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二层正位上方悬挂“继先续后”四个大字的匾额。
葛氏家庙掩映在青山翠竹之中,与周围优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
不幸的是,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葛氏家庙遭受火灾。经全族人士共同努力十余年,于乾隆乙未年(1775)重新修复。乾隆六十年(1795),葛氏家庙再次遭受火灾。清嘉庆二年(1797),葛氏家族祖玉、祖恺、德兴、德再、彦臻等5人倡首重修家庙,得到族中33人积极响应,全族同仁共同努力,历经13年,修成葛氏家庙,更名为“葛氏宗祠”。基址仍旧,庙貌维新。罗林毓秀,石壁钟灵。面山临水,焕然可观。这座葛氏宗祠毁于文化大革命。
2014年2月15日,葛氏家族隆重举行了“葛氏宗祠文物保护抢救”动员大会,启动了重建“葛仙翁祠”工程,现主体工程已完成大半,一座新的葛仙翁祠即将建成。
(作者系宁国市小学退休教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转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380843224492156&wfr=spider&for=pc
东晋著名科学家葛洪与宁国
——宁国市青龙乡葛氏家族简介 (下)
高生元
五、葛氏家族文化
(一)葛氏家规
家规小引
祖宗爱子孙之心无所不至,故其教亦无所不周。但世道年湮,不能耳提面命,而托之于言,言不能尽,又立为规训,以示子孙。若唐宋元明以来,公卿大夫各有严例,即士庶之家亦有遗嘱。规训之立,贻谋甚善,兹固不能尽述,聊采其先之贤达矩获,推其要领,集成条训,名曰家规,俾人所易从,族所易晓也。总以见祖宗爱子孙之心无不至,其教无不周,虽世远年湮,不可奉为耳提面命者哉?谨立家规十二条,以为世世子孙永守勿替云尔。
一、惇孝悌
教训子孙,当以孝悌为本。荀父兄之教,不先则子弟之率,不谨其躬行,率先守身事亲不待言矣。于蒙养时便当择重人伦,明理物者师之。教以非法不言,非道不语。使之敬老为其远于父也,敬长为其远于兄也。推之不敢恶、不敢慢,孰非孝弟为本。然故儒者读书明理以变化气质为先,非仅以文艺取功者已也。即权鲁者,亦当使之识字习礼、勤课农桑,晓然于孝弟力田之意,外此而或贸贾,更或留心艺术,亦无不可。若业不列于四民而游手好闲,冻馁因之,谁之咎也?甚至贫穷无立锥,租种山场地土亦可自给衣食。慎勿入优与隶卒一途,辱身贱行,以贻父母羞、尊长耻,其不孝悌孰甚于此?
二、正名分
称名之间,所以定分也。名不正则言不顺,叔曰叔,侄曰侄,弟曰弟,兄曰兄,此天理之当然。而称诸口者,亦本于吾心之自然。以后卑幼称尊长,尊长呼卑幼,各以其分称之。其于亲房称卑幼即呼名,亦至亲无文礼也;称远房卑幼以字称之。若卑幼不安其分,妄自称大,此固非体面,逆理甚矣。至序坐间尤所以正位,尊长坐而卑幼立,此天秩之典,亦心所安也。有等无知,不揣其分,与尊长抗位,于理顺乎?于心安乎?分长先以理论之,不悛者攻之。若夫亲戚有母党、妻党,是亦分之所在,苟于伦理有碍,断不可妄为联姻。或有远房联姻者,其称谓座次当从父党是为。如从母党、妻党之亲,是知有外戚而忘本宗也。慎勿忽。
三、崇亲睦
古之人,同乡共井者,尚相友,相尚,相扶持,不啻家人父子,而亲睦成风,矧本族乎?吾族子孙虽人口繁衍,原其所自乃骨肉一体者也。若自家人斗殴,自家人争讼,自家人毁谤,即是一身之间手足相残,骨肉相啖,何忍为也?嗣后各亦休戚相关,表里无间,不足则随分周之,患难则随力救之,须半关门、密插篱可也。倘如条劝有违,便是不肖。
四、端风化
风俗之美,美于清白传家。如男女不亲授受,叔嫂不同音问,瓜田李下,别嫌明微之礼也。至不幸而年少孀居,苟非有亲生子与遗腹子,苦节冰操,听其自出天性,在舅姑不得强以所不愿。总之,忠臣罕觏,孝子仅闻,义夫稀有,节妇又岂易易哉?愿世世子孙防坚冰于履霜可也。若彼尼僧巫祝倡为邪说,持斋供佛,煽动一方,男女同堂而拜起,列班而谈法,名曰受戒,又名为进步,不知混乱人心,伤风败俗,莫此为甚。族、分长当知以正胜邪,慎勿为其所惑。
五、崇祭祀
人之所贵,敦本崇源,范先生《节要》以《奉先》一篇为首。《礼记》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封内山川,大夫祭五祀,士庶人则祭其祖先。近世风俗多奉神袛,而少祀祖先。士庶人不祀祖先而祀神袛,失礼大矣。神袛岂享不孝者之祀乎?今后尔等须依文公家礼,立神主牌位,祀奉先灵。倘家道不给,宜于父母忌日按时祭拜,不失子孙之孝思,亦令后人知所仿效。孔子曰“祭之以礼”,此之谓也。
六、急赋税
守法之族,必知急公;秉礼之人,先备官税。盖君恩浩大,取民不多,唯正之供,酌有定数。一年一纳,从无额外之征;遵限遵期,何有催科之役?彼拖欠者未获蠲免,徒取敲责,能早完者,岁以为规,终身无辱。吾族士庶,甚无尘饭吾言而不听也。
七、息讼端
我族人烟颇众,难以束约,务尊年高德著者为族长,次尊者副之,又择一分长襄其事,子孙须受其约束。凡有事先鸣分长,有不服议于族长,又不服方许经公。倘子弟不鸣族、分长,而竟自生讼,虽理直气壮,先以违反家规禀公,然后证其曲直。如族、分长稍有徇私容隐,许卑幼贤达者从公指摘。此法一立,讼端自此息矣。
八、务生理
士农工商,四民之正业,生理所勿沦也。不士不农、不工不商者,优游岁月,将何以为生理欤?夫犬能守夜,鸡且司晨,人无生理,鸡犬之不若矣。且不务夫正,必务夫邪。一务夫邪,祸即随之。此皆不务生理而流及。如是其司忽乎哉?
九、戒赌博
赌博者,盗之源也,始焉贪人之所有,继焉并弃其自之所有;甚至兢心一起,则囊赀尽覆,典衣饰、鬻田地而不顾者;及其荡废家业,撒手精空,饥不得食,寒不得衣,手足无措,心遂不良,必致三五成群,大则为盗,小则偷窃。一经发觉,朝廷之功令森严,官司之刑罚不宥,重则诛戮,轻则朴责,贻害不浅。凡为父兄者,须防守严密,教以正理,切勿蹈之。
十、戒酗酒
酒以合欢而止,厚为宴享,宾朋或饮福,或称祝,或祖饯,或合卺,至丧祭凶礼也,当忧戚与共,倘过贪酒肉,不醉不休,深可痛恨。诸如此类,犹宜饮之有节,况闲酒杯乎?有等遇酒辄饮、饮辄醉,甚至借酒撒泼,浪语横行,不唯失仪伐德,亦且偾事招尤。直阶之厉,尚其戒诸。
十一、慎婚姻
婚姻者,男女之始,亲戚结义之原也。必门楣相对,忠厚传家,方为以德配德,克昌厥后。若聘不择女,嫁不择婿,徒以论财借势为婚姻善术,及后之不淑,始悔当日之误,亦已晚矣。故结婚姻者不可不慎。
十二、振祠规
家庙之建,所以敬祖考、风子孙也。平日明伦饰纪,主敬存诚,常若祖考之式,临至入庙而优见忾闻,恍如先灵之来格,乌可泛常视之。故春秋二祀时,先检点修理,再定品尝,置为约束。及行礼时,分班次立,亦昭穆有别。勿得搀前越后。礼毕,随将家规宣读一遍,族众当虚心敬听之,勿河汉其言。各分长遇子侄有贤达者,当赐酒、给赏;有不肖者,小则理论,大则痛惩。至有伤风化者,谱削其名,祠逐其身。凡如此类,俱宜倡明在前。至酒间不得喧哗生事。在族、分长正于此处明伦彰教,倘缄口不言,姑容狥名而鲜实,幽无以对祖宗,明何以面子侄?则亦不妨易置之。必如是而家规振,伦理饬,人心正,风化端,庶不负修谱建祠之深意云尔。
以上家规范围,宗谱,警惕人心,实齐家之要道,敦族之本源。凡属子姓,永矢勿谖,可以秩然而齐一也。慎勿视为故套而以为赘。故跋。
(二)柏枧山遇孙葛仙公赞贡生梅文鼎定九拜撰
文脊山直郡治南,绵亘盖数百里,而居其最中央者,柏枧山也。柏枧山深处为仙人台,一峰拔地起数里,离山而峙,台居峰巅。正方而平,如棋局,四面斗绝,不可得上,他峰遥望,庶几见之。相传峰腰原有古树,可梯以登。有葛仙公者曾至其上,见两人对弈,试观之。赐枣一枚食之,遂不饥。俄视所置斧,则长合树中。亟归家,子孙皆不能识。之后遂复入山中,不知所终,盖随仙去云。梅文鼎曰,自宋以来,余家祖墓多在柏枧,距仙公所居数里,至今其后裔安土顺则,浑浑然葛天氏之遗民,其余盖远矣。因为之赞,赞曰:
猗葛公,居仙村,谢嚣尘,契至真。
感异人,火枣吞,週遥兴,乘白云。
台嶙峋,至今存,竚笙鹤,贲家园。
似丁威,羽翮帆,武夷君,锦缦陈。
垂至言,还朴醇。
(三)罗陵湾(今名港口湾)八景诗清 附贡生 葛峥嵘 少岩
河边茂林
唐宋源流庆泽长,河边乔木翠成行。
根株不为风霜异,枝叶常沾雨露香。
窦氏灵椿同劲直,孔明古柏共昂藏。
良材自古堪为用。留与王朝做栋梁。
石壁晴岚
天作高山耸北方,晴岚横锁透仙乡。
一团翠色笼秋月,数点红光侵夕阳。
但有烟霞藏鸟迹,更有云雾隐豺狼。
闲来眺望豁双目,为爱奇观赋几行。
滩岸乔松
郁郁苍苍耸碧空,迥将河水界西东。
枝隐斜挂滩头月,鹤梦频惊水面风。
特立冈陵千中秀,后凋柯叶四时隆。
圣朝有日思栋梁,实取高标树国中。
鹰山嗟峨
坐后形威地位过,乾坤灵秀尽包罗。
岩迎云雾天光霭,岫拂烟霞日色和。
峻极规模擎宇宙,崇高气势压山河。
罗湾自古人才广,沾得文峰秀气多。
南山翠竹
天造奇形不等闲,山川灵秀孕其间。
高峰遇雨滋芳草,峻岭临风绕翠寰。
伴石根蟠龙爪现,垂林竹叶凤毛环。
大邦宣古人文盛,多是斯崖秀气关。
三圣晓钟
蒙神威德振乾坤,两庙巍巍气象尊。
香火连年烟不绝,鼓钟每日响长存。
轻敲恍若鸡声唱,重击宛如鸟语喧。
入耳令人深省处,几回疑是月黄昏。
河水清波
川流混混自南来,波浪滔滔绝点埃。
水鉴无尘凭月照,玉壶有象带云催。
濯缨孺子欢容见,打网渔翁笑面开。
鱼跃蟹游无限乐,一帘清趣令人怀。
水口晨钟
祠下首东边石凉亭上有梓童庵,西边有武圣红庵,二庙正对。
古殿线线永不迁,钟声嘹绕自无边。
亭依东水晨鸡唱,庙伴西山旭日宣。
旸谷来迎天际晓,禅门方启士心虔。
文昌关圣两相护,左右湾环亿万年。
(感谢葛有根先生提供《宁西葛氏家乘》)
(作者系宁国市小学退休教师,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