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谕翻译诗百首》27-30
申明:本系列为纯诗歌学术讨论,目的是探索真诗,无他。
27、真诗之力
如果一直将真诗归功于S
那么很容易就掉进虚无之中
不过我觉得可以换个角度
譬如当否定屈原的诗缺少S谕
你会认为没有一个参照物难以服人
这时我觉得推出张祥前就很理想
张祥前的话可以当做口语诗
不需要屈原那样的工整精炼书面
且张祥前没有任何学术背景
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大叔
但是我认为他的果壳星之旅
却瞬间拔高了他的口语触及了真诗
这个功劳就来自S谕翻译的加持力
而屈原《天问》中一百多问
加上他当时的学术和巫官地位
也远不及张祥前奇旅带回的一句话
屈原的问和张祥前的抵达之间是鸿沟
所以即使清代学者夏大霖为其背书
称其《天问》“其气从横,独步千古”
也不及张祥前说飞碟以光速飞行
是因为它将自身质量变成了零
所以屈原的诗再华美再严谨再权威
不及张祥前口语真诗的一击
总之我认为屈原的诗有人为放大之嫌
以至于诗坛至今还有类似现象
就是无限放大非正常死亡诗人的作品
让真诗的定义被人为遮掩蒙蔽人的诗眼
《天问》过于精炼的语言导致的歧义
也是不及张祥前口语式搬运S谕的
先进文明的种子通过张祥前播撒到中国
这是千万年前播撒在印度希腊埃及的一样
虽然具有随机性但也存在必然性
或许社会主义优越性得到外星人认可
西汉织锦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也是具有某种S谕性的
2025-7-30
28、小怪与大惊
屈原《天问》与同时代人相比
确实有他异于常人之处
李白《蜀道难》与同时代人相比
也确实有他独特的视角
但是屈原的问和李白的见
都没有脱离人这个普通载体
所以《天问》《蜀道难》的价值
不过是让后人借助文本看到古代
而张祥前的果壳星见闻
是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是跨星际的
所以张祥前一句简单的搬运
就越过了屈原李白的文采
直接抵达了真诗S谕翻译的高度
这是屈原甚至李白一生也未抵达的
虽然张祥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
和真诗的本质是同一渊源是同体的
我说出来也会被诗人否定
但诗的真确实不是必须附着在文采上的
诗的真也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惊上
而不是在繁文缛节的不休上
《天问》《蜀道难》的惊相对果壳星之旅
就有点大惊小怪了
2025-7-30
29、卜辞的S谕性
“癸卯卜,争贞:今日雨?
王占曰:其雨。
至甲辰,允雨。”
前辞:癸卯日占卜,贞人“争”主持。
命辞:提问“今天会下雨吗?”
占辞:商王判断“会下雨”。
验辞:第二天甲辰日,果然下雨了。
是典型的天气占卜
商王通过观察卜兆预测降雨
事后验证准确。
我认为卜辞就是人间真诗的雏形
为什么要加个定语人间
因为张祥前的口语诗就是S间的
且所谓的S其实也是唯物的实体的
果壳星也不是虚无的灵界唯心的
借真诗雏形卜辞来说个题外话
文采实用价值高过真诗
或许底层原因是弥补巫官的占卜能力
因为一旦占卜准确率过低
就需要用文采来弥补修饰制造烟幕弹
为了让君王能够相信占卜结果
从屈原巫官身份看他的占卜能力
他文章的S谕翻译能力也非常平庸
以至于只能用香草美人进行外部包装了
2025-7-30
30、好诗有突降特点
“辛酉卜,㱿贞:
今者王勿比望乘伐下危,弗其受有佑?
王占曰:吉,其受佑。
旬有三日甲子,允擒,获白兕。”
前辞:辛酉日占卜,贞人“㱿”主持。
命辞:问“这次商王不与望乘联合征伐下危方国,
能否得到神灵保佑?”
占辞:商王判断“吉利,会受保佑”。
验辞:十三天后甲子日,
果然获胜,捕获白色犀牛(白兕)。
综上可见古代君王乐见S谕
或者说偷窥S谕近似博彩使用作弊器
君王爱在虚无中寻找实在的佐证
肯定也说明借助这个方式获益
不是屡试不中而是屡屡得手的
否则占卜不会在古代大规模出现
那么真诗在现代社会就完全否定出自S谕吗
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忘记这个点
即使张祥前证明了确实有更高的诗性
但果壳星也不是宇宙最顶级的文明等级
他也说过越高级的文明其虚拟程度越高
这类观点也不是博士学者靠知识积累能获得的
回看顶尖好诗就具有这种突然性偶然性
而不是诗歌理论积累的经验性必然性
2025-7-30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cn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