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诗器651-662《有感》《读东荡子》《读郑小琼》等12首
有感
口语诗就是教你做减法
尤其是喜欢絮絮叨叨的
2023-11-13
读东荡子《暮年》
这是一首诗
甚至有点预言诗的感觉
因为诗人“青春驰入湖底”的死因
正源于马“颤动的肩膀”一样跳动的心脏
东荡子这首诗平静无波澜
有中年人的沉稳
“大海为什么还不平息”
是对于青春逝去的不甘
也只是人之常情的描述
虽然动用了“大海”的力量
也还是缺少惊世骇俗的动能
所以这首诗离中国顶尖好诗
还有一定距离
第一批“东写西读掏话叨”的对象
都是来自谢有顺
《为诗歌说一点什么》提及的诗人
目前没有发现一首可以入
《中国顶尖好诗》的作品
说明谢有顺的诗论
虽然被业界奉为圭皋
但是他的视线还是不够开阔
对于诗歌作品的分析精度不够
过于粗糙并不具备权威性
以上虽为个人视角仅供参考
但也能看出当代诗坛鱼龙混杂
与上游的学者、著名诗人
有很大很直接的关系
2023-11-13
读郑小琼《喑哑》
满屏不知所云的呓语
确实如果哪位名人这样写
肯定会有人挖掘出时代等背景
为这种隐喻的创作歌功颂德
但是小人物如此呓语
读者压根没有落脚点去理解
只能看见字词携带的乱象满屏飞
这种创作方法为什么会流行呢
肯定是来自上游的推动导致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这种诗歌连鸡肋都不如
是面对历史的空叹假抒情
完全无目标没有着力点的炫词
诗最忌碎碎念
这首诗的主题
适合用一针见血一击毙命的语言
或保留首句就足够整诗的表达内核和力度:
“我以为流逝的时间会让真相逐渐呈现
历史越积越厚的淤泥让我沮丧 喑哑的”
之后的内容拖泥带水
用絮絮叨叨来表现时代的喑哑
不相称起码这首诗的水平也没匹配上
我个人趣味是最反感这种方式创作
就像在看农村大妈围坐着絮絮叨叨一整天
也没把一件事情讲明白说透彻
因为她们既讲不明白也没讲明白的初衷意图
她们就是为了打发时间在那里絮叨而已
这首诗给我的感觉特像见到这样的生活场景
2023-11-13
读沈苇《一个地区》
沈苇使用的素材
“中亚的太阳。玫瑰。火
北冰洋,白色的蓝”
只能勾起属于他自己的回忆画面
完全不能将读者带入所谓的诗境
即使用了一个“眺望”
沈苇大脑里的画面
只能留给读者毫无印象的梦
用“一个深不可测的地区”
表现梦般的美景
也是苍白无力的
“鸟飞过午后的睡眠”
既无美感也无现场感
也就是说沈苇妄想用自己的语言
传递给读者新疆美的尝试是失败的
那么这首诗也就是败笔
蒋巨波简评越用力反而越滑稽可笑
“沈苇的诗偏爱有力度的诗境”
请问这首诗哪一句彰显出了力度
“阔大而浪漫的想象方式”
请问哪一句浪漫且富有想象力
“诗人有能眺望白冰洋的想象”
眺望一下就属于想象力丰富了吗
蒋巨波你的简评也太招笑了吧
“写出一个令人震撼不已的特异地区”
新疆确实美得惊人
但问题是沈苇传递给读者的吗
真是睁眼说瞎话的简评
“辽阔无边的寂静”
太阳玫瑰火是写寂静吗蒋巨波
“惊人的比喻,惊人的奇丽。”
梦仅仅算得上比喻就惊人了奇丽了
蒋巨波你的胆子是不是太小了
这么一点动静就把你吓得大呼小叫
你拍马屁事小误导了其他写作者事大
要我看这件作品顶多算沾了诗的边
顶着诸多奖项实在是羞煞人了
我用口语诗抵近观察只有此结论
2023-11-13
读莱耳《春日诗》
历史证明
不是先会治国才能做国王
所以莱耳创办了诗生活
并不能证明她会写诗
只能说明她热爱热衷诗歌
也不能说诗生活的品味
就是创始人莱耳的品味
毕竟诗生活是一个团队的
《春日诗》可以看出
莱耳是寻求艺术处理春日的
而且是夸张的反写实笔触
她不是想传达春日的美感
而是要传达她的意识流动
她的意念中自己是春日的主体
没有人的存在一切感觉都乌有
人的意识决定一切
所以整首诗莱耳的意识
一会流到脸一会流到沙发
一会流到矿物颜料流到律法
流到石英砂流到山峦河谷湖水
她认为只有自己意识抵达的地方
才叫春日春日才会被她赋予意义
她并不在乎春日本身自带的意义和美感
最后流动到大海薄雪凝视和人群
这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诗歌作品吗
显然不是
能够将这类作品推向榜首吗
显然不应该
哪怕莱耳再超级浪漫
也不能将这种纯意识流动
而且是缺乏内在紧密关联度的意识流
标榜为一件优秀的艺术品
我可以承认它是一首诗
但我不认为它具有诗歌创作指导性
这类作品可以存在但应该边缘化
而不能因为莱耳的特殊身份
就把这类作品推到诗展中心C位显摆
甚至可以说就是因为太多名人
身居诗坛特殊位置又缺乏诗艺
导致了整个中国诗坛格调难以抬升
虽然他们很努力地为诗歌做贡献
但是自我为中心排他的意识
最后会抵消掉他们做出的努力
一家之言仅仅代表一个角度看问题
如有不同意见请自行脑补完善
毕竟找出诗坛难以进步的原因
比出名人出名篇更有迫切性必要性
2023-11-13
文和诗的界限在哪
前几天在新诗典群发了
《东写西读掏话叨》之五东荡子
今天韦笳在群里推荐了东荡子的诗
韦笳@金拥军 :
异类
/东荡子
今天我会走得更远一些
你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叫异域
你们没有言论过的话,叫异议
你们没有采取过的行动,叫异端
我孤身一人,只愿形影相随,叫我异类吧
今天我会走到这田地
并把你们遗弃的,重又拾起
@韦笳 比汪国真离诗近一点属于精致的美文。拙见
@韦笳 诗要能创造“一个捡瓦的匠人/正对着天空/大声打电话”的空间感,而不是用语言把电话内容的空间塞满。塞满了顶多是美文。拙见
@金拥军:哈哈,我就一说。宝剑寒光闪闪有一种含蓄美,削铁如泥也有一种力量之美
@金拥军:多元时代,存在即合理。——拙见
@韦笳 唠嗑!主要是在找顶尖好诗,所以没看上,感谢推荐提醒。
综上聊天文与诗的界限到底在哪呢
过度倚重形式辞藻语言表达过度清晰饱满
这样的作品是偏文的
语言有跳跃性空间感表达留有余地
形式上自由程度高更接近意识形成初始态
可严谨但不追求严谨可饱满但不追求饱满
具有浪漫主义充斥想象力时有亮光的语言
这样的作品是诗性的
诗忌满忌直虚实有度立意大小均可
区分文与诗并不是为了设立教条
毕竟创作时若被此羁绊会影响尽情发挥
但在回望环视审视时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2023-11-14
关于诗性偶得一
同样的语言
不同的人说
有的就具诗性
有的就无诗性
譬如
婊子说自己是婊子
大多就没有诗性
但淑女说自己是婊子
大多就有诗性
再譬如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人说大多就没有诗性
但日本战犯说就具有诗性
你会说这是反差制造出的效果
其实诗性的传达
不单是将意象递交到读者手上
而是当读者接收到作者传递的意象后
诗性的力量会激发读者
进而制造出蝴蝶效应
而非诗性的传达
是抵达读者的阅读为止
不引发链式反应
2023-11-15
伊沙评南人有感:前事实的诗意
口语诗有前口语诗
伊沙又命名了后口语诗
或许为了在形式上
与韩东于坚进行切割
在内容上也算进一步探索革新
当看到两只树叶虫打架的视频
再联系到伊沙评价南人的诗
大多是想出的而不是事实的诗意
我就想这两只树叶虫
它们身体像树叶是事实的
但它们之所以进化出树叶形状
一定是在进化前努力地想
最终它们的意识深刻影响
并最终改造了自己的身体
那么南人诗作想出来的诗意
就可以命名为前事实的诗意
这个推论合理吗
除非虫的树叶状
不是意识参与的结果
那么只可能是被创造的生物机器
即使这样也不能否定
南人的想本身也是事实的
因为意识本身就是事实
不过相对现实发生的可见事实
意识更隐蔽更个人
相对于活出的诗意的活更自主
但意识出现在南人大脑里
这本身就是事实的
意识是不可见事实
它创造的诗具有的诗意
与伊沙事实的诗意这一概念
有天然的界限无需刻意切割
意识的诗意
可以称为前事实的诗意
而且想出的诗意未必逊色活出的
《三体》热也算是个印证
伊沙评价南人具有代表性
所以记录进《诗写伊沙》
2023-11-16
文与诗区别偶得
文讲究面面俱到
诗精于点到为止
2023-11-16
读谢冕《别看轻自己》
那些看我诗写伊沙沈浩波
自己没看明白就建议我退群的
估计看到我写谢冕也会跳脚
毕竟谢冕近百岁的诗人
一个无名之辈怎敢如此造次无礼
千岁诗人李白杜甫都能评
真诗人还会忌讳别人评价吗
何况万岁的诗神
就该容忍诗坛乱象无休止的亵渎吗
最近刚好整理了
《文和诗的界限在哪》
其中有总结:
综上聊天文与诗的界限到底在哪呢
过度倚重形式辞藻语言表达过度清晰饱满
这样的作品是偏文的
语言有跳跃性空间感表达留有余地
形式上自由程度高更接近意识形成初始态
可严谨但不追求严谨可饱满但不追求饱满
具有浪漫主义充斥想象力时有亮光的语言
这样的作品是诗性的
诗忌满忌直虚实有度立意大小均可
区分文与诗并不是为了设立教条
毕竟创作时若被此羁绊会影响尽情发挥
但在回望环视展望审视时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依照以上理解再对照谢冕这首诗
虽然谢冕摆脱了旧体格律诗的形式束缚
新体诗也没有象散文那样倚重辞藻
但是表达过于直白饱满
没有提供给读者想象空间
或者说没有设置调动读者想象的互动机关
浪漫主义和想象力也毫无体现
语言也缺乏闪光点
所以这首作品还是偏文的
对于诗歌后来者并不具有示范性和教导性
甚至会因为谢冕名气的走高
反而会让误导诗歌爱好者的反作用等比走高
在我看来《别看轻自己》
只能算是不够精致的美文分行而已
若严格区分这首和汪国真的作品一样
都是诗性不够尚未抵达诗境界的文章
越抬举这样的作品
越会混淆诗文的界限
为还诗歌清白
我觉得万岁的诗神
应该支持如此解析百岁诗人这首诗
结论单单指这一首的分析
所以越是名人越不能随意拔高自己
有自知之明再加上谦逊才是大道所为
2023-11-16
读杨匡汉《村庄》
扫一眼就能定性
毫无文采的散文分行
这种文字自己练笔收藏
拿出来展览有点献丑
如果是无名之辈
大家看一眼也就算了忘了
但是文坛身份显贵的人拿出来
起码也是自己当宝贝看的
这是盘峰论争第二位
知识分子学院派代表
评论家好在未自诩为诗人
仅有的尚带一丁点诗性的文字
“天生的农耕者”反而让人别扭
“从不会有人感到孤独”
作者妄想制造的空间感
却给读者留下了空洞之感
总之对读者来说
顶多算是毫无益处的
自恋练笔小文而已
从纪念艾青的《礁石永远站立》
可以看出杨匡汉的诗坛活跃度
但问题是
如果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欠佳
又在诗坛评论界非常活跃的话
扪心自问这样合适吗
伪专家只会让伪诗理论横行
最终导致劣质诗歌作品丛生
2023-11-16
读任洪渊《船》
没搜到孙绍振和蓝棣之的诗
他们的著作也不专注诗歌
却以诗歌评论家的身份参加盘峰论争
后被相关论文列为学院派代表
如果比照杨匡汉大概水平类似
搜任洪渊虽然介绍没有诗人身份
但是他曾培养出北师大诗群
可见其与诗歌相关的气场是强大的
北师大出了伊沙沈浩波南人
也是得益于这大道所生化的气场
从这首诗看他是认真对待写作的
虽然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八十年代作品
并没有特别值得品读研讨之处
也看不出顶尖诗人应该具备的天赋
但这不重要因为他的重心在诗歌教育上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他最顶尖的作品
北师大诗人群胜过北大就是他的战绩
我不会因为他是伊沙南人的恩师
就在这里鼓吹这首诗
虽然八十年代最伟大的作品
也不见得比任洪渊的高明多少
我确信他是尊重诗歌及诗人称谓的好老师
也确定他是值得诗人尊敬的有骨气的诗人
也许我语言组织粗糙有不礼貌的嫌疑
但我认为口语诗这样写
就能最大限度保存第一感
如果精力耗在推敲字词会影响保鲜效果
口语诗应该允许犯错不单是形式上
就算内容上思想上有不当的地方也可容纳
这样就能最大视域地呈现口语诗的吞吐量
2023-11-16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