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侍仙金童 第38页

侍仙金童 管理员
暂无介绍
2006 篇文章 2 次评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李文朝诗词二十首置顶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李文朝诗词二十首光明网 2021-05-21 09:00作者:李文朝(一)水调歌头·红船百年(中华通韵)雾锁南湖暗,劈浪启红船。沉沉长夜犁破,艰险走千川。承载民心国梦,闯过暗礁峽谷,改地换新天。百岁青春在,沧海挂云帆。 翻身起,开富路,晋强关。长征接力,红色旗...
2024年国庆诗词作品选置顶
编者按: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中华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野草诗社、玉寿文化艺术苑等各地诗友创作了一批主题诗词,现辑选部分作品,以翔读者。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李殿仁(北京)七五春秋弹指间,江山已改旧时颜。翻身道路排千险,圆梦征途破万难。自信并非凭意造,成功而要靠登攀。复兴强国初心在...
贺嘉钰:芒克油印诗集观察
贺嘉钰:友情、行动与诗之“手作”——芒克油印诗集观察 1963年,活跃在纽约的艺术青年们会从一本名为 The Floating Bear (《漂浮的熊》)的油印刊物中读到一则广告,推介发表着诗人Edwin Denby作品的油印诗刊 C ,广告中提及,刊物每册封面都是由安迪·沃霍...
《东写西读掏话叨》三十七:叶延滨
叶延滨,现任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万里行常务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曾先后任《星星诗刊》主编,北京广播学院文学艺术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迄今已出版个人文学专著48部,作品自1980年以来先后被收入了国内外500余种选集以及大学、...
叶延滨:书生意气笑看青山明月
叶延滨:书生意气笑看青山明月叶延滨:判断好诗,不是一句两句话说得清楚,但可以有大体的指向。一是精神指向,引领读者向上、向善、向美。向上,多给人正能量,不鼓吹颓废厌世和极端思潮;向善,让人心存善念懂得善恶,不宣扬极端利己色情暴力拜金主义;向美,引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展示丑陋下流阴暗心理。二是艺术追求...
《东写西读掏话叨》三十六:顾城
顾城(1956年9月24日-1993年10月8日),出生于北京市,诗人,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1993年获伯尔创作基金。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用斧头杀死自己的妻子并自杀。...
新的课题 ——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
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公刘编者按:公刘同志提出了一个当前社会生活和文学事业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怎样对待像顾城同志这样的一代文学青年?他们肯于思考,勇于探索,但他们的某些思想、观点,又是我们所不能同意,或者是可以争议的。如视而不见,任其自生自灭,那么人才和平庸将一起在历史上湮没;如加以正确的...
肖学周:顾城诗歌的远与近
肖学周:顾城诗歌的远与近 顾城诗歌的远与近文/肖学周程一身顾城(1956-1993)通常被视为“童话诗人”(源于舒婷的诗《童话诗人——给G.C》)。这个说法或许可以揭示顾城某些诗歌的表象,但如果用它涵盖顾城的所有诗歌不免有简化或片面的嫌疑。我认为它甚至不如“天才诗人”准确,在中国当代诗人中...
《东写西读掏话叨》三十五:余光中
余光中(1928- ),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著名诗人和评论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
范大平律师近作《母亲节的思念》《强者互持,弱者互撕》
点击下载《范大平诗选》《母亲节的思念》范大平五月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又悄然而至。这是一个温馨的日子,一个感恩的日子,一个让我们深情回忆、满怀思念的日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的思绪不禁被带到了遥远的故乡。那里,有一位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的母亲,她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最温暖的港湾。我记得...
论余光中诗歌对古典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中华诗词研究|刘佳:论余光中诗歌对古典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2019-11-05 09:35【摘 要】 余光中是著名的乡愁诗人,在20世纪60年代发出了“回归古典”的宣告,之后便不断地探索古今文学的关系。他认为,中国古典文学是“大传统”,中国现代诗、甚至是中国现代文艺的未来道路应该是...
《东写西读掏话叨》三十四:舒婷
致橡树舒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