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侍仙金童 第78页

侍仙金童 管理员
暂无介绍
2007 篇文章 2 次评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李文朝诗词二十首置顶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李文朝诗词二十首光明网 2021-05-21 09:00作者:李文朝(一)水调歌头·红船百年(中华通韵)雾锁南湖暗,劈浪启红船。沉沉长夜犁破,艰险走千川。承载民心国梦,闯过暗礁峽谷,改地换新天。百岁青春在,沧海挂云帆。 翻身起,开富路,晋强关。长征接力,红色旗...
2024年国庆诗词作品选置顶
编者按: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中华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野草诗社、玉寿文化艺术苑等各地诗友创作了一批主题诗词,现辑选部分作品,以翔读者。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李殿仁(北京)七五春秋弹指间,江山已改旧时颜。翻身道路排千险,圆梦征途破万难。自信并非凭意造,成功而要靠登攀。复兴强国初心在...
谢有顺《诗歌在前进》
诗歌在前进作者:谢有顺 一、分野 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中国新诗以它自己独有的革命方式度过了1999这最后的一年。仿佛是历史与时间的馈赠,那些暗昧不清的事实逐渐开始露出水面,一度被庸俗、腐朽、人云亦云的气息所污染的诗歌天空也重新变得晴朗:固有的天经地义似的诗歌秩序遭到了瓦解;...
谢有顺《诗歌在疼痛》
诗歌在疼痛Filed under: 谢有顺文集 — philosopher100 @ 3:09 下午作者:谢有顺 诗坛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平静,并且正在滑向一个令人担忧的方向。比如挨批评的是诗人,跳得最凶的却是诗评家;比如多年来诗坛话语霸权的操纵者,却反过来说一个刚在诗歌领域发言的...
谢有顺《失语与命名的困难》
失语与命名的困难作者:谢有顺 写作,是一种命名,一种呈现世界图景的精神方式,同时,它也是对真实的一种艰难确认。我们可以在作家与世界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中,触摸到一个时代或一代人的精神状况,原因就在于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贯彻着这种命名、呈现、确认的努力,它使作家在以前的时代里赢得了人们的信任。然而,写...
谢有顺《诗歌内部的真相》
诗歌内部的真相 作者:谢有顺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说这话的是哲学家阿多诺,当他目睹了集中营的恐怖图景之后,内心进一步证实了布莱希特满怀沉痛得出的结论的真理性,即,文化大厦是建筑在狗粪堆上的。显然,这样的描述,旨在唤醒我们对悲剧的警觉,进而质询我们的生存中到底还残存着...
沈浩波《谁在拿90年代开涮》
谁在拿90年代开涮/沈浩波/“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现在,我发现自身所处的“90年代”正面临着这样一个“任人打扮”、“被人开涮”的尴尬境地。在这里我想说的主要是诗歌。我主要想提到的几个人名是我一贯就很讨厌的所谓“著名”诗评家程光炜;是我曾经一度敬重过而现在对他的所做所谓怀疑的北大教授洪子诚;...
计诗器571-576《女娲造人》《诗子宫》《星象图》《逗斗》《哭墙》《笑不孝》
女娲造人 字典像棺椁里面躺着文明的木乃伊人在上万块骨骼里选了百把块造诗神 2023-10-16 诗子宫 诗最初就是口语的我们兜圈一顿折腾最终又返回诗子宫 2023-10-16 星象图 老婆脚底有颗痣看着是红...
计诗器563-570《无罪推论》《疑问也是诗》《理论》《理想》《立场论》《巴以冲突》《懒猫》《瞬时反应》
无罪推论 突发奇想如果真有轮回转世那么罪就不存在狼吃了羊狼死了转世为羊等于它吃了自己犹太人被德国人屠杀转世为巴勒斯坦人然后又被犹太人屠杀犹太人等于屠杀了犹太人所以要么没有轮回转世要么人就无罪 2023-10-14 疑问也是诗 因为阳光灯光我们才看到...
沈浩波论当代先锋诗歌(三) ——现代纯诗 PK 抒情诗
沈浩波论当代先锋诗歌(三)——现代纯诗 PK 抒情诗《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先锋诗歌》是诗人沈浩波所写的一篇三万多字长文,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发生在中国当代诗歌现场的一系列事件和重要的诗歌现象。文章深度探讨了盘峰论争、下半身诗歌运动、中国诗歌的互联网时代与口语诗的成熟、“新世纪诗典、现代纯诗(口语纯诗...
沈浩波论当代先锋诗歌(一)盘峰论争为什么?什么又是民间立场?
沈浩波论当代先锋诗歌(一)——盘峰论争为什么?什么又是民间立场?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先锋诗歌》是诗人沈浩波所写的一篇三万多字长文,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发生在中国当代诗歌现场的一系列事件和在这些事件。文章深度探讨了盘峰论争、下半身诗歌运动、中国诗歌的互联网时代与口语诗的成熟、“新世纪诗典...
沈浩波论当代先锋诗歌(二): 说清楚口语诗运动、下半身写作和新世纪诗典
沈浩波论当代先锋诗歌第二篇:说清楚口语诗运动、下半身写作和新世纪诗典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先锋诗歌》是诗人沈浩波所写的一篇三万多字长文,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发生在中国当代诗歌现场的一系列事件和在这些事件。文章深度探讨了盘峰论争、下半身诗歌运动、中国诗歌的互联网时代与口语诗的成熟、“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