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侍仙金童 第164页
侍仙金童

侍仙金童 管理员

暂无介绍

2007 篇文章 2 次评论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李文朝诗词二十首置顶

侍仙金童3天前19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李文朝诗词二十首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李文朝诗词二十首光明网 2021-05-21 09:00作者:李文朝(一)水调歌头·红船百年(中华通韵)雾锁南湖暗,劈浪启红船。沉沉长夜犁破,艰险走千川。承载民心国梦,闯过暗礁峽谷,改地换新天。百岁青春在,沧海挂云帆。 翻身起,开富路,晋强关。长征接力,红色旗...

2024年国庆诗词作品选置顶

侍仙金童3天前17
2024年国庆诗词作品选
编者按: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中华诗词学会企业家诗词工作委员会、野草诗社、玉寿文化艺术苑等各地诗友创作了一批主题诗词,现辑选部分作品,以翔读者。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李殿仁(北京)七五春秋弹指间,江山已改旧时颜。翻身道路排千险,圆梦征途破万难。自信并非凭意造,成功而要靠登攀。复兴强国初心在...

《英伦诗旅》伊沙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1)260
《英伦诗旅》伊沙
英伦诗旅伊沙一颗沙中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看出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把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英]威廉•布莱克一此行缘起非常之早。2005年5月25日——我之所以能够如此准确地记住这一天,是因为它是我记忆中的好日子:在这天中午睡午觉的时候,我一连接到两个电话,全都是好事。其中一个电话是一...

《佛山打架(回燕窝贴)》伊沙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1)210
《佛山打架(回燕窝贴)》伊沙
小燕窝:我沿用徐江的对你的口头称呼称呼你,以示亲切。你在所有地方的发言我都看到了——这也是认识你的一种方式。没有及时发言,可不是怕站队什么的——我伊沙怕过诗坛里的什么?主要是忙,给老同学的诗集作序,我已经拖过人家的印刷日期,刚刚搞完,有点累,还有一家报纸请我连夜做个大型诗歌活动的策划案(对于诗歌的公...

《中国当代诗歌:从“全球化”说开去》—— 伊沙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1)231
《中国当代诗歌:从“全球化”说开去》—— 伊沙
请允许我将“文学”化小为“诗歌”来谈,是基于这样一个把握十足的预见:在这种研讨会上,不论专家还是作家,在发言中谈到的“文学”一般都会特指“小说”,因为在一般人看来小说才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这来自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秩序的矫枉过正,也来自于1949年以后新中国文艺的政策方针对于“大...

《擂台边的战书》——伊沙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1)244
《擂台边的战书》——伊沙
擂台边上的战书    盘峰之争,硝烟散尽。    在此我要向仍然不明真相的人重申:“知识分子写作”与“中年写作”是自谓(慰),源起于欧阳江河等人90年代以来一系列用于自我吹捧与自我吵作的“学术文章”,其旨是意在鼓吹与巩固...

《中场评诗》——伊沙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1)291
《中场评诗》——伊沙
点击下载电子版中场评诗一切都如我料想中的。西川写《停电》,王家新写《日记》,欧阳江河写《落日》。三个匠人的诗歌练习。对于贞志这样的“知识分子小球迷”来说,这个阵容够豪华的吧?绝对属于他心目中中国诗歌的“铁三角”,但这一回他将亲眼目击这个脆弱的“铁三角”是怎样的有来无回。痛哉?快哉?顺便提一句,以上三...

《香烟与诗歌》另五首诗作者诵读视频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1)223
《香烟与诗歌》另五首诗作者诵读视频
《香烟与诗歌》《下尖塔》《溪口朝天洞》《仙人在加班》《想你了雪》《小偷》...

《中岛的一份拒绝声明》伊沙(转载)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1)312
《中岛的一份拒绝声明》伊沙(转载)
中岛拒绝“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颁发的“2007年度诗歌贡献榜”奖声明!几天来,我一直躺在病床上,出不了门,家里又无法上网,因此对诗坛新近发生的大事小情一无所知。但是,从朋友的电话和短信得知,这些天诗坛好像非常的热闹,我也有幸地成为这些热闹事件中的一员。首先是朋友打电话告诉我,我被评为“‘汉诗榜’...

《我整明白了吗?》——伊沙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1)257
《我整明白了吗?》——伊沙
点击下载伊沙:我整明白了吗?             ——笔答《葵》诗刊的十七个问题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请描述当时的景况。答:1983年。我读高一。我的同学姜雁飞在《语文报》...

《我看今日之诗坛》——伊沙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0)224
《我看今日之诗坛》——伊沙
我看今日之诗坛——在《诗歌报》“金秋诗会”上的发言    一、翻译界充斥着太多的译匠,无法宏观地把握国际诗坛的真实状况并替诗人做出选择。他们与国外的交流往往是旅游团观光客式的,手中的外国文学史是他们的导游图,接触到的都是学院和学会认可的一些“大师”。他们总是在...

《世纪末:世人为何要打仗》——伊沙

侍仙金童3年前 (2022-11-10)292
《世纪末:世人为何要打仗》——伊沙
关于“导火索”的问题现在我手边放着两本书:一本叫《1998中国新诗年鉴》(以下简称《年鉴》),杨克主编,花城出版社出版;一本叫《岁月的遗照》(系洪子诚、李庆西主编“90年代文学书系”之诗歌卷),程光炜编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刚刚过去的“盘峰会议”上,正是这两本书被论争双方反复提及、相互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