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点才子 > 正文内容

《诗歌擂台见3》九:屈原、严小妖、海子

侍仙金童1周前 (01-08)评点才子62

微信截图_20230404092457.jpg

九歌·国殇

作者:屈原 先秦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按我的诗要有灵机一动的标准,屈原只是文人还算不上诗人。如果萨满教的大神算诗人的话,那么二神就低一级就像文人,屈原在我看来应该属于二神,不,应该比二神还要低一级,因为二神是能将大神的通灵语言翻译成凡夫俗子能听懂的语言的,而单从屈原的《天问》看,他只是有疑问而没有答案,所以他连二神的级别都没到。都说中医与巫术是同源的,其实诗也是一样与神与巫都有渊源,我之所以用灵机一动作为诗的判断标准,就有这个原因,而且从这个标准看屈原,就得出他只是文人而不是诗人的结论。即使《诗经》收录的作品,在我看来很多都只是文,还到不了诗的级别。我为什么把话说得这么绝对,那是因为自古至今,确实有很多人分不清诗与文的界限了,如果再不把话说死,那么还会让诗文的概念继续模糊下去。先开个头,后续慢慢展开。 

九歌·国殇》有七言句式这种诗的形,但它的核心还没有触及到诗,这也并不是它不押韵因为韵也不是诗的核心而只是形是歌的外在部分,之所以说没有触及诗这个核心,是因为屈原整篇先是用文字描述为国捐躯的将士沙场争战的场面,然后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抒情句收尾,所以这就是一篇规范的祭文而已。这篇祭文再好也不是诗的好,如果一个人在你面前描述了他打跑了入室抢劫的土匪,并要求你承认这是一首诗,你会同意吗?你之所以肯定《九歌·国殇》是一首诗,只是因为它被权威和历史以诗的名义在传播而已,他们并不在意它是否真的是诗,因为他们看中的是《九歌·国殇》的历史背景,这与诗的本质工作是大不同的,所以当诗歌内部的研究要求精细划分时,《九歌·国殇》的诗资格是不完全具备的。《九歌·国殇》能看出屈原是有能力将所见所闻规范精要地记叙下来的,但是他缺乏将所见所闻诗化的能力,而这种诗化能力不是简单的用一个比喻如“旌蔽日兮敌若云”就能实现的,也不是提及了神鬼的概念如“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就算灵机一动的。也许你会说《九歌·国殇》所写的内容要求庄严肃穆的,不适合展现屈原的浪漫主义,所以屈原在这篇祭文中的灵机一动是收的状态,这个辩词也不合理,因为屈原的其他作品里也没有灵机一动的明显痕迹,不过我这么说是粗略浏览的直觉,有时间还需要进一步逐句理清。为了讲清什么是灵机一动,可以借杜甫《春望》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来比较,杜甫看到国家因战争而破碎的时候,他不是像屈原这样直写国家的破碎,就像屈原写战争画面时的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写的就是所见所闻,而杜甫写的是国破但他看到了更有深意的山河在,二者相比,屈原就只能看到国破却看不到山河在,这说明屈原的是动物都有的生理反应是条件反射,是光信号投射到屈原视网膜,然后大脑处理不加任何佐料的文字搬运,而杜甫的能够从国破灵机一动到山河在这就是动物看不到的,甚至一般的人甚至是应用文高手的屈原也看不到的,即使不证明国破山河在是否属于灵机一动,也能看出屈原和杜甫诗化能力的差距。城春草木深也是一样,如果换成屈原写,只能写出草木如何深,而写不出城春草木深的不和谐之处,因为城春应该是人气旺草木深则说明城毁人亡。屈原和杜甫的差别在于,当他们看到同样的事物,屈原只能用文字将光信号复述出来,而杜甫的陈述是含有人类特有的或者更精准地说是诗人特有的智性思维的,这种智性思维是诗化能力的绝对保障。正因为有了这种智性思维,所以杜甫看到国破的时候他还能看到山河没有破它还在那里,也能在看见草木深的时候知晓这不是城春的真意,真正的城春不是季节上的春,而是人丁兴旺人头攒动的。从屈原九歌·国殇》与杜甫《春望》比较中体现出的观察力的深度不足上看,屈原的治国能力政治能力也是能够逻辑推理出来的。秦国和楚国就是两首诗,商鞅写的是《秦国》,屈原写的是《楚国》,谁写的好历史已经证明了的,虽然商鞅和屈原不是绝对的主笔,但他们的治国理念还是融入到这两首鸿篇巨制的。屈原在写《楚国》时没有神来之笔没有灵机一动,他完全凭借自己的人力,就是那种仅仅能够将所见所闻完整复述的能力,缺少智慧的融合缺少上帝这种大视角和人性拿捏这种精微辨析和控制的能力。屈原的爱国殉国是值得后世景仰的,但是因此过度拔高屈原的诗歌水平,也会误导后来者。

这次我选严小妖,一她是女诗人,与屈原、海子八卦里的阴阳鱼相配,就像对联对仗对偶其实都是讲究的这个点,中国建筑中国风水也都是贯穿这个思路的。二是因为严小妖的名字里有,我前面讲巫医同源巫诗同源,那么选似乎也暗合了那种冥冥注定,其实海子练气功以及西藏行都是因为意识到了的重要性,包括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及核心作用力,这并不是迷信,如果749局的实验证明了气功确实可以重复进行,那么它就是唯物层面的。三是严小妖也写了战争题材《初为人母时》,它与屈原的九歌·国殇》一比较,谁更有诗性也是一目了然的:

 

初为人母时

 

大师是我,我是大师

话说江湖那夜,月明星稀

也是我第一次触碰到她

她是敌军,可敌军太小了

只会吃奶拉屎啼哭

我束手无策

 

屈原在《九歌·国殇的大场景处理上是没有灵气的,而严小妖的灵气就体现在她灵机一动地想到了女儿就是敌军,女儿用吃奶拉屎啼哭将战场瞬间铺展开来,而作为一直自诩为大师的严小妖这个,居然束手无策。这首诗中自信满满杀伐果断的大师到面对敌军的束手无策,这个戏剧性设置,不!不能叫设置,因为这不是人为事先安排的,这就是事实的诗意被严小妖捕捉到了,这种反差感是有趣味的,是屈原那种机械复述事实够不到的高度。大师”“束手无策对应的是敌军太小却能够通过制造吃奶拉屎啼哭的战争策略,让大师”“束手无策。这种生活的小情绪小感悟戏剧性趣味性,也是九歌·国殇》这种循规蹈矩的文章不具备的,这就是灵性和僵硬的区别。那么按照灵机一动的标准看,初为人母时》这首诗里哪些是灵机一动的呢?为了将束手无策的囧态最大化,将预设为大师这是灵机一动的产物,动物想不到,一般诗人想不到,屈原也想不到,而屈原想不到也正好能证明他只是普通诗人,能够想到这个点的严小妖,说明有如神助,不要小看这首短诗,单这一个点屈原的长诗未必能胜,因为屈原的长是建立在经验上的,凭借写作惯性都可以抵达这个长度,而严小妖的高度靠这种写作经验是够不到的,因为严小妖的高度需要突破需要鲤鱼跳龙门的一跃才行,它必须借助灵机一动才能实现,靠屈原这种经验性的人力是做不到的。《初为人母时》灵机一动还体现在严小妖将女儿设置为敌军,这种联想也是诗人才有的,这也是灵机一动的产物,屈原在写九歌·国殇》时不管是敌军还是我军都是局限在本体上的,没有任何一笔绝妙的比喻和联想,这就说明屈原没有这种灵性的经验,也就是说屈原没有这种诗人与生俱来的联想力,他的浪漫主义仅仅靠《天问》这种想象来支撑的话是没有说服力的,严小妖这种想象力才配得上浪漫主义这个概念。如果有人说严小妖不就是把女儿比喻为敌军将自己比作大师么?这没什么稀奇的地方,这要看原创性,你看到了这首诗模仿一首那就掉价了,只有你亲自动手写一首原创的能媲美严小妖《初为人母时》的作品那才叫厉害,而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这也在证明诗是文学之冠,正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即使严小妖本人要想迅速写一首能媲美这首的新作,那也是非常困难的,这也证明了顶尖好诗非人创,确实来自神助攻的灵机一动。而屈原的《九歌·国殇》他可以迅速再写出一篇,因为他这等同于应用文,只要有文字基础语言能力就可以一日百篇,所以从这个点看《九歌·国殇》只是低层次的文的级别,而严小妖的《初为人母时》才是难得一见灵气很足的诗。

    屈原的名垂史册虽然是来自他的诗作,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他在楚国被秦所破后的殉国行为,作为后世的统治者必须要将屈原拔高,这样才会有利于统治的价值观传播并深入人心,殉国肯定比叛国高尚,不过文史家和政治家的着重点不同,所以身为奸雄的曹操和篡汉的曹丕照样能以文章传世,所以中国人的价值观是扭曲的,这些文史家是有责任的。屈原以诗扬名并奉为诗歌经典有点勉强,这肯定是文化主流的问题,所以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主流也会像报纸一样逐渐被民众抛弃,不过回头想想,能够在民间流行的都很难有高级的信息,就像军用医用民用的等级是大不同的,如果屈原写的真是个宝,估计老百姓一个字都看不到,会像核武器制造秘密一样被高度保密起来,所以现在很多医书和优质书籍在市场上都只有删减版。海子的扬名和屈原有点类似,就是自杀,不过海子不是殉国也不是为了什么理想殉葬,海子和屈原还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海子的诗也缺少灵机一动的神助攻,他的抒情诗只能作为勾起自己回忆的引子,并没有多少真正的优质的诗性成分。主流既然能够塑造成功屈原的大诗人形象,那么再塑造一个大诗人海子的形象也很容易,中国人习惯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放弃质疑的顺民意识,所以虽然过了两千多年,但人其实没什么变化,正如杜甫《春望》所言国破山河在一样史变人未变,有些东西是会刻进基因序列的。

 

《死亡之诗(之2)》

 

我所能看见的少女

水中的少女

请在麦地之中

清理好我的骨头

如一束芦花的骨头

把他装在箱子里带回

我所能看见的

洁净的少女,河流上的少女

请把手伸到麦地之中

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

麦子上回家

请整理好我那凌乱的骨头

放入一个小木柜。带回它

象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

但是,不要告诉我

扶着木头,正在干草上晾衣的母亲。

 

    从海子的诗作可以推测,他没有屈原的文字功底,他无法用语言梳理请自己所见所闻所思,他喜欢借用他物借助喻体来展示心理,他很少通过像屈原那样的写实来直面自己的处境思考和困惑,就像一个抑郁症患者不知道自己的病因,那么要将之说出来就更困难了。海子的努力更像是为了寻找一个解脱的法门,或者说是为了寻找到提升生命价值的途径,在求学上他是成功了,15岁就考入名校北大法律系,但是这种成功并没有解决他的人生追求的问题,从这个点看海子还是异于常人的,也就是说他认识到了知识并不等同智慧,当他能够在相对来说极短的时间里获得了别人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掌握的知识后,他意识到了这些知识并不能让他的智慧得到相应的成正比的丰收,所以海子的诗歌创作可以说是他在寻求法门的尝试,他最终对诗歌创作的放弃,甚至在他自杀时都不带任何一册诗集看,他是否定了诗歌是法门的观念,继而他又开始联系气功并且前往西藏想深入了解密宗,这说明他希望修今生的主观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最终他选择了自杀,其实从他的仪式感来看,他是有将自杀作为进入某种法门的念头的,也就是说他并不认为死亡就是人生的终点。既然海子去过西藏,那么他肯定对活佛转世有所耳闻,那么他最终选择自杀,更像是他从容地生命的电源拔掉今生的插头,他或许认为只有转世他才可能寻找到真正让自己欢喜的人生。虽然海子自杀不值得肯定,更不应该鼓励,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那些我们从未经历过的事情。虽然海子的诗歌在他死后被抬举得高高,但那与诗本身的关系其实并不大,否则在海子生前这种事就应该发生,我认为海子与诗还是无缘的,他与气功和宗教也是无缘的,否则他在生前就应该能够结上这个缘。很多人认为海子这么小就能考取北大必定是天才,其实他的能力就像屈原,记忆力理解力都很高但是缺乏创作力,楚国要在丛林法则中生存并强大,海子要在步入社会中继续出类拔萃,没有创造力肯定就竞争乏力。所以海子的《死亡之诗(之2)》除了最后一句让人觉得他的母亲可怜之外,真的看不出海子有多少诗人的天赋,也没有细品的价值,在天赋这个点上,与严小妖的《初为人母时》一比较就明了了,完全不需要列个表来论证。流血死亡为诗歌加分的评定标准不可取,只会毒害诗歌的发展。有一种说法,不管是练气功还是显宗密宗,如果没有师傅带很容易走火入魔,海子的自杀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可以推测海子看到了灵感的真相也接触到了灵,但灵也有恶灵的。海子的死其实真正的启示或者说正面意义在于,他质疑甚至否定了知识的绝对价值,海子的行为是试图证明还有比北大学历和大学知识更高阶的智慧,海子追求的境界不是诗歌不是文学也不是气功宗教,这些在海子眼里都是一种管道一种途径,海子是想借助这些管道抵达比知识维度更高的智慧的层面,开天眼开智,谁能证明这些不存在呢?谁又能否认海子通过死亡的管道终偿所愿呢?起码在扔掉这身臭皮囊的坚决上,海子确实不是一般人。

如果再简单地区分,就是屈原的九歌·国殇》是来自知识,而严小妖的《初为人母时》是来自智慧,而海子的《死亡之诗(之2)》是身处知识在寻找智慧的途中所作,而且这个身处还是意欲摆脱知识束缚的状态,也可以说是身处知识之中未能熟练运用就心生鄙视状态下的意欲摆脱,而智慧又未能如愿获得,因此这首诗明显稚嫩单薄平庸。那么什么是大智慧呢?我认为一首顶尖好诗的背后肯定有大智慧的加持,我的拜佛拜山拜月拜空空如也》大概就是为了这次话题准备的,虽然是我写的,但这个准备却不是我的,而是的,大智慧

 

拜佛拜山拜月拜空空如也

 

面对大智慧

自然会屈膝跪拜

该屈服就会屈服

该服从就会服从

该追随就会追随

 

拜佛拜山其实是有区别的

虽然我们都是面朝大智慧跪拜

但细节越是过度清晰的佛像

越是与大智慧的本相背道而驰

更何况佛像是以人的形象阐释的

以人型刻画解读神形只会造成误读

所以拜山更接近屈服追随的本相

拜月拜空空如也更符合大智慧心意

 

佛经大智慧文本如佛像寺庙

以实相落座在高山流水之间

实相的文要传递的却是虚像的义

这些大兴土木的工程

能否胜任令人困惑着实堪忧

 

拜佛拜山拜月

不如拜空空如也

肯定会更接近佛法妙义

 

如果你的诗里有大智慧

我一定会屈膝跪拜

如果我的诗里有大智慧

我的肉身如佛像寺庙

也接受施主善众虔诚的供养礼佛

因为我及诗只是媒介

你供养礼佛

通过我这个肉身转运站

是要投递呈献给大智慧的

 

上香上高香

上虚无缥缈梦幻泡影之香

诵金刚经: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汝等比丘

知我说法

如筏喻者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

 

2022/8/19/5:59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有一种观点,即认为屈原除了爱国者、政治家、大诗人等身份之外,还有一个身份巫官屈氏长期世袭楚国“莫敖”一职,而“莫敖”被认为兼掌王族的祭祀与卜祝,即祭司长。换言之“莫敖”乃楚之大巫,屈氏世代为巫,因此屈原也是个大巫。有学者甚至将屈原选择在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也作了巫文化的解读。屈原决定殉国,于是“经过占卜,选择水葬的最佳日期为楚越人们祭龙的日子,在端午时分自沉,江面有龙舟,江里有龟神,江岸有祭龙人们的祝福,他的灵魂在水中龟神的护送下,冉冉而去。”如果屈原真的是楚国的巫官,从他的文章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被神灵加持的痕迹,反而呈现出了海子类似的空泛的抒情,从他的政治生涯看似乎也是如此,否则楚怀王也不会不信任他还要将他流放,如果屈原真的是个巫官,楚怀王流放他,肯定也是因为他的占卜没有得到印证,如果屈原卜卦都十分准确能够应验,谁也不敢动他。屈原的投江换个角度看,也是一次不良示范,海子等一大批自杀的诗人,有没有受到屈原的负面影响?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诗人最好的状态就是像严小妖这样精灵一般地活着这样写诗,虽然她不是巫官,但她明显是得到加持的,所以巫官身份跟海子的北大身份一样,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屈原和海子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巫官的一生和北大才子的一生,也足可以说明他们也清楚这一点,如果你没有天赋,就算是楚国最大的巫官北大最优秀的学子,照样不给你加持的力量。意犹未尽,但不得不告一段落,好在我感到老天会让我继续写,所以我一点不着急,也不会太过费神地谋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人救护车发布,转载内容来自网络有链接的会添加,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原出处,本站含电子诗集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会立即删除,致敬诗人!


本站免费提供电子诗集制作服务:提供100首诗歌作品,每首不超过28行,符合法规的诗歌作品,为歌颂党领导新时代的作品提供免费出纸版样书服务。简介、照片、作品发邮箱:jinyj@sian.com

本文链接:http://xn--gmq689by2bb35dizd.cn/post/1819.html

分享给朋友:

“《诗歌擂台见3》九:屈原、严小妖、海子” 的相关文章

2024鲁迅诗歌奖得主邢昊12首顶尖好诗

2024鲁迅诗歌奖得主邢昊12首顶尖好诗

2024鲁迅诗歌奖授奖词他的肉身就是鲁迅文学院他的经历就是文学院课程他的诗歌就是鲁迅精与神2024年4月14日(中国超技巧写作流派)(www.诗人救护车.cn) 诗人邢昊受奖词:感谢中国超技巧写作流派颁发给我的这个民间诗歌大奖——鲁迅诗歌奖。鲁迅平生最看不上毫无操守的文坛小丑,更看不上那些在诗歌里不...

诗解君儿12首顶尖好诗

诗解君儿12首顶尖好诗

君儿,1968年生于天津。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1998年开始诗歌创作。《新世纪诗典》第五届“李白诗歌奖”金诗奖得主。“长安诗歌节”唐名人堂成员。《葵》诗刊和“葵之怒放诗歌节”同仁。有诗集《沉默于喧哗的世界》、《大海与花园》、《灵魂的颜色》、《歌钟》《飞越太平洋的鸟》、《热爱让我拥抱了它们的...

诗解伊沙12首顶尖好诗

诗解伊沙12首顶尖好诗

原名吴文健,1966年生于四川成都,诗人、作家、批评家、翻译家、编选家。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任教。著译编作品共一百余部。获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华文诗歌创作及英译奖金、韩国"亚洲诗人奖"以及中国国内数十项诗歌奖项。世界各国各地对其作品高度评...

诗解臧北12首顶尖好诗

诗解臧北12首顶尖好诗

臧北,本名高超,1976年生,江苏泗洪人,现居昆山。主要写作诗歌、小说,有作品发表于《诗刊》、《作家》、《新华文摘》等,著有诗集《有赠》(作家出版社)、《无需应答》(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入选《中国顶尖好诗》理由:安静与天地与灵魂低语的诗人,思考交流而不求答案。一些不起眼的文字被他安放在恰当的位置,就...

诗解图雅12首顶尖好诗

诗解图雅12首顶尖好诗

图雅,生于1964年,居天津。诗人。绘画、摄影、音乐爱好者。国际跨界诗人沙龙创立者。《新世纪诗典》第四届评论奖获得者,第十届文化奖获得者,第十一届金诗奖获得者。《新世纪诗典》(2011—2021)新世纪中文诗歌百大诗星、十大60后诗人、中国十大女诗人之一。2017年在韩国获得亚洲诗人奖。2020年获...

参悟解《​文心雕龙·原道第一》2

参悟解《​文心雕龙·原道第一》2

下载:《中国超技巧写作流派诗展》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南北朝刘勰创作的文言文 《原道第一》是《文心雕龙》的首篇,通过“文”、“自然之道”和“圣”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人文”的起源及其发展。原文: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9)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